老艺术家与众人合影记者 尚洪涛 摄
老艺术家全巧民(左)、李夕岚和李爱琴(右)亮相招生启动仪式现场记者 尚洪涛 摄
易俗社演员表演吹火记者 尚洪涛 摄
作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秦腔后备人才近年青黄不接的情况常被业内提起。为改变这一现状,继重开“秦腔传承班”后,西安秦腔剧院在今年向热爱秦腔的“幼苗”敞开大门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西安秦腔在等你”招生启动仪式上获悉,今年,下辖易俗社、三意社两家百年剧社的西安秦腔剧院,将正式联合西安市艺术学校开设秦腔表演、器乐演奏六年制专业,并从即日起开始招生。这不仅是西安秦腔剧院成立以来,首次以委托定向培养的方式,面向社会招生,也是两家百年剧社首次通过这一特殊形式寻找“传承人”。
公益为王 学员从学费到衣食住“零成本”
延续秦腔根脉,与此前易俗社与三意社各自恢复的,在剧社内部设立的“传承班”吸纳秦腔“青壮力量”不同,这次西安秦腔剧院与西安市艺术学校强强联合,招收的是10~14周岁的“秦腔幼苗”,所有学生由西安秦腔剧院委托西安市艺术学校培养,开设秦腔表演专业(招生90人)、器乐演奏专业(招生30人)。入校6年时间里,学生们将从文化课到相关艺术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招收到更多优秀戏曲“苗子”,西安秦腔剧院推出了一系列为学生学习、生活排忧解难的利好政策,学生基本可达到“零成本”完成六年学习——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学费、食宿费、课本费、练功服装均由委培方西安秦腔剧院承担,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学年还能获得奖学金。
全新模式
“学院派”与“实践派”强强联手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市艺术学校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公办学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戴春荣、侯红琴、李岚,影视明星郭涛、王茜华等都是从这里走出的。而作为西北乃至全国秦腔爱好者心目中的“殿堂”,西安秦腔剧院旗下拥有易俗社、三意社两家久负盛名的百年剧社,以及侯红琴、惠敏莉、李淑芳、张涛等“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等国家大奖获得者。
这次双方合作的全新“育新”模式,因此被业内视为“学院派”与“实践派”的强强联手,也成为剧院尝试探索传承传统戏剧的全新方式,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总经理雍涛表示,此次招生,将成为西安秦腔剧院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们希望让百年剧社中再现老中青少‘传帮带\’的良好局面,让秦腔艺术之树长青。”
雍涛还表示,此次招收的学生毕业后,西安秦腔剧院将择优录用,让学生免除“找工作”的后顾之忧。
亲自上阵
老艺术家手把手辅导“新苗”
曾是西安市艺术学校的学生,如今则为秦腔“梅花奖”获得者、西安三意社掌门人侯红琴在启动仪式上十分激动,她很高兴自己的母校与自己如今的工作单位联手,一起为孕育秦腔下一代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能看到从这批学员中诞生的‘秦腔新梅\’”。
而作为易俗社优秀的中青年演员王宏义、韩利霞,同样对此次“学院派+实践派”的强强联手充满期待,“传统文化只有不断传承发展,才能更好被大众接受并延续血脉,如今百年剧社孕育新人,正是希望让古老的艺术焕发青春”。
难得的是,启动仪式上,李爱琴、李买刚、刘茹慧、张保卫、刘美丽等老一代秦腔艺术家也纷纷现身,并表演了各自拿手选段的清唱,令旁观者叫好一片,记者了解到,在这次委培生入学后,这些资深级老艺术家也将亲自上阵,在专业课相关课程上,给孩子们手把手辅导,“我们特别期待,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光里,多为秦腔再蓄力,让秦腔传承后继有人”。李爱琴说。记者 孙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据网络,请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新闻推荐
上官吉庆在调研半坡博物馆提升改造工作时强调 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彰显特色 全力打造有文化有乡愁的精神家园
本报讯(记者魏鑫)5月15日下午,市长上官吉庆调研半坡博物馆提升改造工作。他强调,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彰显特色,全力打造有文化、有乡愁的精神家园。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于1958年,馆区总占地...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