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日积月累几多年,春华秋实又一载。在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连续第二年推出“名师话高考”“名师话中考”两大系列公益栏目,旨在为西安市中考高考营造一份和谐的考前环境,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今年,该栏目在去年首次成功举行的基础上,晚报民生新闻部从西安各大名校精心遴选了一批权威专家和名优老师,对2017年中高考涉及的所有考试科目冲刺阶段的备考策略进行解读,围绕家长和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话题答疑解惑、指点策略、提醒细节,突出指导性和实用性,以便考生拾遗补漏、增强信心,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预祝广大中高考考生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西安市第三中学 高级教师 侯小娥
距离2017年高考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语文的复习备考也到了最后阶段。如何让这个阶段的复习更有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进行查缺补漏、强化答题规范,不同的题目考查的侧重点和方式各有不同。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一. 对于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重在查缺补漏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言实词
阅读文言文需要的实词来自:学过的文言课文、《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练习过的文言语段。由于实词过于繁多琐碎,放在语境中更容易理解记忆,所以需要再次诵读这些内容,复习重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例如文言阅读中经常作为得分点出现的“论”字,其“判罪”这一义项,来自必修四《苏武传》一文中的句子“会论虞常”,对课文很熟的话,理解和翻译都不成问题。另外,对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如与政事、官职等相关的实词,可以进行一些概括归纳,以强化记忆。
(二)古代文化常识
因为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出现在文言、古诗阅读中,在现代文中并不常见常用,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即便记住了,也常会遗忘,所以要反复进行复习。不仅要复习课文中出现过的,还要复习科举教育、风俗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常识。如2016年考到的“移疾”,作为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语,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过。古代文化常识虽然内容庞杂,但要求掌握的限于常识,比较生僻的内容就不再是常识,积累的必要性不大。
(三)名篇名句默写
理解性默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出现错别字。因此,再次背诵《64篇》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如《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义就不会错了。另外,针对前期在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掌握。如《劝学》中的“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两句中的“致”“至”二字,《登高》中的“霜鬓”等。
(四)成语
一些近义成语原本就不易区分,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一视同仁”“一概而论”等。因此,在复习成语时,除了要了解意思,更要掌握其特定的用法,如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褒贬谦敬等。
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类题目,应该强化答题规范。无论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答题都有其特点和规范。就客观题而言,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每个选项中的理解和说法是否正确,切不可无视文本,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加以判断 ;确定错误选项时,不能认定某个选项错了就立即确定答案,一定要在落实所有选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抓大放小”,确定答案。
就主观题而言,一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和“总结×××的形象特点”看似都在问人物形象,但答题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后者直接进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规范作答。在答题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虽然可能都要进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条理清晰,表述严密,逻辑合理,语言通畅,但表述的用语体系是不同的。例如小说中“设置情节”“形象特点”,传记中的“组织材料”“精神品质”等就是这种区别的体现。
三. 文言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最能体现考生的文言水平。翻译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联系上下文,以便把握大意;关注得分点,力争准确翻译;调整语序,补出省略的部分,让语句连贯流畅。因为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较多,尤其是主语经常省略,所以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动词,以便顺藤摸瓜,补出主语。
四. 古代诗歌阅读
古诗阅读要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规范作答。诗意读懂了,做题就容易多了。在阅读时,不能像文言文一样去翻译诗句,而是要找出诗句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再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这些形象的,从而读懂意象;最后再看上下句、每一联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很快读懂诗意,把握作品的意境。如叶梦得《水调歌头》中“霜信报黄花”一句,诗人选择的形象是“黄花”,即菊花。“霜信”是霜期来临的消息,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稍加思索,就知道这句是说:菊花开放,带来了霜期来临的消息。在准确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去按照题目的要求规范作答就可以了。
例如意境类考题,一定要先表述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再说明景象的氛围特点,最后结合手法阐明作者融进的思想感情,点出该手法又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而且用语要使用诸如“雄浑开阔”“宁静恬淡”“凄清冷寂”等表现意境的专业术语。
五. 语言文字运用
做这部分题目,审题是关键。因为这是整套题中最容易出现变化的部分,尤其是第20、21题,一是题型多变,二是要求多变。拿21题的“补写句子”来说,一般要求“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但也会有诸如补写“起始句”“过渡句”等要求。因此,一定要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再作答。
六. 作文
(一)积累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写议论文。议论文重在说理,而说理的基础是占有材料。另外,不同的时代有不尽相同的主流价值观,当代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围绕核心价值观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并注意素材的典型性和现实性。这样,作文才能有说服力和针对性。
(二) 强化结构意识
高考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因为答题时间紧张,有些同学不注重谋篇布局。事实上,议论文严谨的结构能显著增强说理的逻辑性,因而也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在这个阶段,可以精选一些作文题目,列出作文提纲,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例如提出论点和分论点,列出准备使用的素材。
七.书写
对语文而言,清晰工整的书写至关重要。高考虽然是网上阅卷,但赋分的是阅卷老师,潦草的书写不光难以辨认,也会造成阅卷老师对书写者答题水平的误判。因此,书写对语文答题的伤害是无形的,也是痛切的。书写习惯差的同学,可以在这段时间好好加强书写练习,确保字体清晰工整,能够辨认。
总之,在最后这有限的时间里,针对前期模考中出现的问题,考生一方面要抓紧查缺补漏,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答题规范,力争少丢分甚至不丢分,从而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勇军)5月6日晚,市卫计委主任刘顺智连夜主持召开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迅速贯彻落实省政府、市政府联防联控会议精神,对进一步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会上,市疾控中心...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