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华拿着的是儿子4岁时的照片,????每次翻看照片,她都止不住伤心
年4月日,本报曾报道了《失独母亲的艰难收养之路》一稿,早在报道的几天前,丁利华找到记者吐露了她想领养孩子的想法,准确地说,这个想法早在年就有了。因年前独子不幸患病离世,丁利华没有一天不生活在悲痛中。
距报道过去了半年时间,丁利华的领养之路仍旧到处碰壁。一边是孤儿院福利院里无家可归的孩子,一边是失独家庭想要领养孩子的窘迫,其中仿佛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回顾
体会失独之痛
年,丁利华的儿子陈琳因患病不幸去世,这对于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丁利华屡次想到过结束生命,但她下不了决心,泪水陪伴她走过了最难熬的前三年。
儿子走了之后,一切都变了,原本温馨的房间变得空空荡荡,陪伴她的只有一台老式电视机,一晃就过去了年,无法想象这年间她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人到中年却遭遇独子夭折,旁人根本无法体会这样的打击与沉痛,让悲怆孤独的晚年老有所依,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丁利华能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领养一个孩子,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但领养之路并不如想象的顺利,她前后数十次去往西安、商洛、宝鸡等多个儿童福利院,却屡屡被告知无法领养。
回访
遭遇领养之困
年月日,记者再一次联系到丁利华,大半年的时间,她仍旧没有收养到孩子,期间她还去过好几次福利院,均被回绝,理由和以前的一样,“不符合收养标准、没有健康的孩子等…”
丁利华仍旧一个人住在曾经充满温暖和欢乐的家中,一间不到平米的单元房,她把儿子的东西一点点地收拾出来,打包放好,“不想让自己看了伤心,该走出来了。”
“为收养孩子,又奔走了大半年,但始终没看到任何希望。”再见到丁利华,她已不像上次那样干练,在她的包中,仍旧时刻都装着厚厚的材料:申请收养孩子的表格,密密麻麻记录各个福利院地址、电话的A4纸,她的手机小时都开着机,不想错过任何有关领养孩子的消息。
“我还去了好多次福利院,但每次都和以前一样,连孩子都见不到。”丁利华告诉记者,在这期间,她也接到过一些电话,询问是否能把孩子过继给她,但她害怕上当受骗。
“谁才能给失独家庭和福利院的孩子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每个失独家庭都有可能再次领养到孩子。”丁利华不止一次地感叹,明年她就岁了,也是她收养之路的第8年,她不知道这条路还有多长,但她始终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收养之路的艰难,让丁利华越来越担忧。
展望
希望老有所依
“过了这么多年,我甚至怀疑自己想领养个孩子的想法是错的,实在领养不到就算了,反正我年纪也不小了,稀里糊涂一辈子就这样了。”嘴上说着实在领养不到就算了,但丁利华的内心却一直抱有希望。
“现在经济条件还可以,身体也还很健康,这么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完全可以抚养一个孩子,我有信心,把孩子培养成才,也算是对社会作份贡献,让自己精神有所寄托。”这是丁利华最初的想法,她不想让自己孤独的晚年老无所依。
尽管收养之路走得艰辛,但她始终没有放弃。
十年间,丁利华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孤独,和以前一样,丁利华仍旧经常一个人出去漫无目的地散步,到很晚才回家,她害怕一个人待着,更害怕碰见亲朋好友。
“逢年过节,大家都回家团圆。但我没有一个人亲人,我只希望在我老的时候,身边能有个依靠。”丁利华说。文/图本报记者李梦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天娇)1月8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西安临潼区调研时强调,要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定位做优环境,做强工业促进产业集聚转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富民增收,在追赶超越中加快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