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前,邻里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热络的。自打搬进了高楼,便是老死不相往来了。现在有了业主微信群,邻里的关系又开始热起来了,而这种热就是谈钱不伤感情。”一位业主说。
传统上业主们用来交流物业收费、服务等信息的微信业主群,而今却被业主们开发出了“互通有无”的交流平台,成了大家做生意的新天地。记者调查发现,盯准业主群的精明人还不少。
“我毕业工作没多久,自己是一个吃货,DIY了一款辣子条色香味俱全,想到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吃,就利用工作之余做了一些到小区附近去卖,虽然也有一些路人买,但随着天气变冷,加上雾霾严重,晚上出门的人越来越少,生意并不理想。”朱虹告诉记者,她也尝试过在朋友圈里推广,可能是朋友圈里各种刷屏广告让大家很反感,所以几乎没人关注她的宣传。
“一天,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晒美食,我也跟着晒了一下自己的‘杰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邻居说她之前买过很好吃,问啥时间还卖,先预订一份,就这样我的第一笔大单生意诞生了,一共预订了多盒,连做带送货到客户家只用了短短四个多小时,每盒元,毛收入多元。以后我在制作之前,都会在群里统计预订人数。”朱虹端着辣子条告诉记者,制作的原材料都是精心选择的,主要以健康为主,所以很受欢迎。群里的智囊团还建议我做成封装的,卖给更多人。
无独有偶,像朱虹一样在业主群里开辟了一个生意新领域的人还有刘刚。家住鸿基新城小区的刘刚告诉记者,家里是做羊肉生意的,平时会在业主群里发一些羊肉的图片标明价钱,有需要的人就会留言。“给小区的人卖价相对会便宜一点,讨个口碑建一个良好的关系,一个月下来光在群里就卖了多斤,还认识了不少邻居。”刘刚笑着说。
家住美丽的院子小区的业主何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群里主要买的是一些业主家自己种的农产品,比如苹果、梨、木耳等。一方面对邻居推荐的东西比较放心,另一方面,在邻里关系日趋淡薄的今天,有人住了好几年都还不知道对门邻居的姓名,而在购买对方东西的同时,还能认识不少老乡和邻居,同在一个小区,以后有什么事也能相互帮助。
传统上业主们用来交流物业收费、服务等信息的业主群,而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业主群却成了大家做生意的新天地,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郑升旭表示: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缺少了一种邻里的温情,类似于这些小区便利的业主微信群,就是唤回这种邻里间应有的温情和热情的有效途径,因为邻里关系相对稳定,社会上的网络购物的欺诈较难发生,这就是邻里间的信任,不光是购物,邻里间还能通过这一微信群交流思想,了解对方的苦恼、苦闷,了解彼此生活上的困难,然后可以伸手帮助。这些是邻里之外的社会关系所得不到的。
本报记者董蕙
新闻推荐
冬天最舒服的事情是什么?新年第一天你在干什么?很多人的回答应该是不用上班窝在被窝里睡到自然醒,那软绵绵的被窝和冬日的冷风相比,大多数人都不能抵挡被窝带给人们的诱惑,可是公交司机吴逢英要战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