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治污降霾保卫蓝天 单双号限行首日,西安的适应与期待

来源:陕西日报 2016-12-2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马黎 实习生 朱婧婧 高矗

“今天的车流量下降了一半,早高峰都消失了,比过年时的路况还要好。”月日上午,一名正在执勤的交警对记者说。月日时,西安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Ⅰ级应急响应,首次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月日,记者走上西安街头发现,限行首日城区道路通行情况明显改善,市民纷纷以拼车、搭乘公交等绿色方式出行。

   地铁“挤爆”,出租车网约车“火爆”

家住西仪社区的李女士以往都是开车先送女儿上学再去上班,由于当日车被限行、学校停课,所以她选择乘地铁上班。在地铁劳动路站,由于乘客太多,她等了3趟车才挤上去。

出租车和网约车生意十分“火爆”。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从早高峰到上午时,我的活儿一直就没断过。”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公交车并没有想象中的挤。李先生的车被限行了,他家住在东仪路附近,预计到早高峰时段出行困难,他选择了用打车软件叫车。然而,叫了快分钟都没有响应,出租车也打不到,无奈乘坐选乘公交车。“公交车还是比较好等的,车上也没想象的挤。”李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在应急响应期间,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将延长正班线路公交车营运时间半小时,开通条区间线路,全力保障市民公共出行。与此同时,月日地铁早高峰时段将延长至:,1、2、3号线共加开5列客车;及时安排备用车在客流高峰期上线服务,保障市民地铁安全出行。

  路上“真畅通”,停车成了大问题

单双号限行第一天,很多西安市民都反映:“路上真畅通!”日早上,记者在东仪路、南大街、长安路等多个路段看到,车流量比往常大幅度减少,往常比较拥堵的路段,基本上一个红灯就可以通过。

限行让道路畅通的同时,也引发了停车问题。记者在路上见到许多车辆都停放在路边,但所停放的位置并非正规停车位,尤其在路面狭窄地段,停车严重阻碍了正常交通。“你的单号车停放的这个地方并不是车位,会被贴违章处罚,你不知道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位单号车主无奈地回答:“没办法啊。我们小区周围都停满了,没地方停。”

据记者了解,单双号限行当日,将有余万辆车不能上路,但是西安市在册登记的停车位只有万个,这就意味着将有万辆车无处停放。限行政策让这些车“何去何从”?

 理解“带孩子上班”,期待环境越来越好

记者跟随丛女士乘坐路公交车至会展中心站下车,之后转乘地铁2号线。一列车刚过,不到1分钟站台上又站满了等车的乘客。上了地铁,即便离起始站不是很远,地铁上已经坐满了乘客。

地铁上,张女士带着上一年级的儿子一起上班。当问及学校放假孩子谁带的问题时,她说:“我和孩子爸爸都得上班。没办法,孩子一个人在家我们不放心,只能带着孩子上班了。”她说,“重污染天气学校停课,给我们带来的麻烦真不小。不过这种天气上课对孩子身体也不好,我们还是理解的!”

李先生夹着公文包站在地铁门的一边,他告诉记者:“今天单双号限行了,我的车被限行,所以就坐地铁了!”对于限行,李先生还是表示理解:“这样也好,地铁也快,不堵车。今年这雾霾太严重了,必须采取点措施!”

不少市民表示,治污减霾是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少开一天车,可能出行会受到影响,但是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生活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2月27日,老师讲解我国古代“计里鼓车”工作原理时,古人的聪明才智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阵阵赞叹。当日,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数百名学生家长和教育

月日,老师讲解我国古代“计里鼓车”工作原理时,古人的聪明才智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阵阵赞叹。当日,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数百名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观摩历史、书法、足球等特色课...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心中的神话2016-12-08 00:00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治污降霾保卫蓝天 单双号限行首日,西安的适应与期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