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从太空安全“回家”,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科研人员总算是放松了心情。从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发射到两者的交会对接,再到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的全过程,航天六院研制的性能各异、功能不同的整整100台发动机,为两名航天员天地往返、来去自如架起了完美无缺的太空“天梯”。
百台发动机性能各异
满足各种动力需求
“这次飞行发射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前哨战,也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核心之战、关键之战,特别是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的驻留时间超过1个月,对动力保障系统的要求更加严苛,因此,要求我们六院研制交付的每一台发动机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交出百分答卷。”火箭发动机专家、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说。
据介绍,该院科研人员精心研制了100台性能各异、功能不同的全系列发动机,承担着两发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空间实验室、飞船上各种主推力及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
仅以两名航天员返回地面这个环节来说,航天六院研制的载人飞船推进系统中的系列发动机就发挥了关键作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在飞行了一个月之后必须实施分离,六院研制的神舟十一号推进舱的姿态控制发动机,就按照预定程序开始工作。待轨道舱与推进舱分离后,由推进舱上的发动机制动点火,进入到返回轨道,实施姿态调整。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后,搭载两名航天员的返回舱开始进入到自由滑行阶段。
“飞船返回舱滑行至进入大气层之前,返回舱的姿态发动机开始启动,为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一路保驾护航。”刘志让介绍说。
35大项上千条要求
确保发动机万无一失
可靠的质量背后是该院科研人员研制火箭发动机艰辛而细致的付出。航天六院副院长栾希亭介绍说,“我们决不放过飞行试验中出现的任何细微问题。从发动机设计、生产、试验到交付、总装、飞行,总共列出了35大项、117个要点、几千条要求,都做到了全过程受控、可追溯、可检查。特别是科研人员为推进系统可能发生的单点失效环节进行了冗余设计,一些关键零部组件具备了双保险的特别合格证,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也将以百倍的信心完成将来更多的任务。”刘志让说。 记者 关颖
新闻推荐
好心人捐款凑够今年学费 美容机构免费给她修复容貌 熊昌枝 好开心
熊昌枝接受整容医生检查首席记者张宇明摄8月29日,本报刊登了《她说:笑对困难一切会变得美好》的报道,来自安康的西北大学大二女孩儿熊昌枝,在两岁时跌进火盆烧伤面部,虽然家境困难,偶尔还会面...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