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傅一家三口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上签字。(记者 雷伟东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 马昭)“与其让身体化为尘土,不如把有用的器官都捐出来,为更多的生命接力。”昨天,34岁的张荧荧和她的爸爸妈妈一同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上签字,他们是西安首个一家三口同时报名捐献遗体器官的家庭。
“百年后想把身上有用的器官都捐献出来”
昨天一大早,西安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张荧荧家。“你们还需要再考虑一下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芳群问他们。
“我们已经考虑好了,确切说10多年前就想这么做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捐赠渠道。”62岁的张爸爸说,10多年前,有一次从电视上看到遗体器官捐献的片子,片子上说由于器官捐献缺口太大,导致很多人因为等不到合适的器官而遗憾离世。“那时候我就想,等我百年后,要把身上有用的东西全部捐出来,让自己的生命在最后一刻能再次绽放光彩。老伴也很赞成我的想法。只是当时不知道捐赠渠道,所以就耽搁下来了”。张爸爸说,那时他还把想捐赠遗体器官的想法告诉了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没想到女儿不仅支持他们的决定,而且明确表示自己也要捐赠遗体器官,这让张爸爸很欣慰。
“我想和爸妈一起完成心愿”
“当时听到爸妈这样的想法,并没有感到很突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爸妈一直是很豁达的人,我小时候就常听他们说,如果有一天他们去世了,不想被安葬在墓园里,也不想搞繁杂的葬礼,妈妈喜欢大海,她想让我把她的骨灰撒进大海。爸爸喜欢森林,他想让自己的骨灰埋在树下。所以在听到爸妈捐赠遗体器官的想法,我很支持,并且想和他们一道完成心愿。”张荧荧说,从那时起,受父母的影响,自己几乎每半年捐一次血,而且在去年通过西安市眼库填写了捐赠眼角膜的志愿书。张爸爸说,前几天看电视又看到了捐赠遗体和器官的新闻,终于辗转联系到了西安市红十字会。“昨天给女儿说,今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家里签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女儿昨晚就回来了,孩子说,要和我们一起签字。”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生命接力”
“刚才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一个角膜就能让2-3人重获光明,还可以治愈5-6名角膜病患者,再加上身上的其他器官,至少能帮助10个以上的人延续生命,瞬间觉得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了。”张荧荧说道,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生命接力的队伍,在延续别人生命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芳群介绍说,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器官衰竭患者,有30万适合器官移植方式治疗,但每年仅有1万多人能得到器官移植的救治。虽然西安市申请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人数在逐年递增,但器官移植的缺口依旧很大,因此,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支持遗体捐献,加入遗体器官捐献队伍。如果市民朋友有和张荧荧一家一样的想法,可以拨打西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工作报名电话:8678776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辛)市政府决定从月4日至年3月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分散面源等为重点的大气专项整治行动,以有效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本次大气专项整治行动,由各县(市、区)和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