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玉红 焦悦
“十多年没见过了,一见面互相都认出来了,我也激动他也激动,只说了一句‘嫂子,你来了\’,就直流眼泪……”“铜川好人”李俊花回想起前几天和家人远赴长安县见到“亲人”惠甲元时的情景,还是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李俊花是新区秦岭社区的居民,多年以来,她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善良能干,2015年被评为“铜川好人”,她的事迹在秦岭社区家喻户晓。她和这位名叫惠甲元的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感人故事呢?李俊花的儿子胡志建向记者娓娓道来:
2002年左右,王益区七一路街道上经常能看见一位双手残疾的中年男人,他靠在工地给人看场子、干点力所能及的零活为生。当时还在七一路卖卤肉的李俊花见他衣衫褴褛、经常啃干馒头吃,非常可怜,就经常把当天卖不完的肉送给他,把儿子和老伴的衣服拿出来送给他。从此,他们之间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久而久之,李俊花得知这名残疾人叫惠甲元,当年48岁,是西安市长安县人,早年间在砖厂干活时被机器压坏了双手,看他失去了养家糊口的能力,狠心的妻子就带着年幼的儿女抛下他走了。伤心的惠甲元离开老家辗转来到铜川市,在王益区老庙沟找了一间破窑洞安了身,从此常年在七一路街道干苦力。知晓了惠甲元的身世,李俊花更是放心不下他,把他像亲弟弟那样看待,经常帮他找点活干、帮他洗衣服、请他来家里吃饭……一到过年的时候,大街上卖饭的全关了门,惠甲元就没有了吃饭的地儿。李俊花连续3年过年,都邀请惠甲元来家里吃饭,从大年三十吃到过了十五饭店开门。
“一次吃完晚饭,我妈和我爸到老庙沟去看惠叔,回来就开始翻箱倒柜、边翻边叹气。我问我爸怎么回事,他才告诉我,惠叔住的那个破窑洞里没有门、没有窗户、屋子里除了一个烂床板、一床又破又黑的烂网套,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我妈看完说不出话,只说了一句‘大兄弟,我回家给你找被子去。\’就拉着我爸回家了,她是不想让惠叔看见她掉眼泪。第二天我妈就让我把她找出来的4床被子给惠叔送过去了。”胡志建对这件十几年前发生的事仍记忆犹新。
2006年,李俊花一家从王益区搬到了新区,从此和惠甲元断了联系,这一过就是十年。十年间,李俊花曾回去找过惠甲元,但是街道上再也没有了他的身影,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想到惠甲元极有可能是回到老家长安县了,李俊花就想尽办法把电话打到长安县民政局、残联,还是一无所获。“你惠叔也有60多岁了,干啥都干不动了,不知道身体怎么样,过得好不好……”李俊花在家经常这样念叨。“10月份,我让我在交警支队的同学帮忙查一下,到10月底,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惠叔家的具体地址终于查到了,他在长安县东大镇东大村,但是只有地址没有电话,还是不能确信他是不是回了老家,我妈又辗转打了很多电话终于拨通了东大村村委会的电话。当从东大村村委会得知惠叔已经回到村上的消息,我妈又忍不住哭了。”
人找到了,李俊花一刻也等不及了,她和家人商量好11月4日一起去长安县看望故人。定好了日期,李俊花就开始忙叨了,她跑去超市买了两桶油、一袋米和一箱牛奶,收拾好家里老伴和儿子八成新的棉衣、棉裤、棉鞋一应物品,准备带到长安县去。
11月4日一大早,李俊花和老伴、女儿女婿一家四口带上满满一后备箱的礼物驱车出发了,胡志建有事去不了,还委托李俊花给“惠叔”捎上500元。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一家人终于在东大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找到了惠甲元,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十年盼亲人,一朝终相见。十年了,惠甲元还时刻记得这个曾给予他厚恩的“嫂子”和她的家人,一口就叫出了名字。彼时拄着双拐的惠甲元让李俊花的眼里更是蒙上一层雾。原来2008年,惠甲元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好,干不动活了,便回到了长安县。这10年间,他经历了两次脑梗,落得偏瘫。在惠甲元依旧空无一物的房子里,李俊花拉着惠甲元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对十年未见的“姐弟”闲话家常,把这十年的思念和牵挂说给彼此听……
临走时,李俊花硬塞给惠甲元1000块钱,还让女儿重新办了张手机卡,把自己的手机拿出来,留给惠甲元,有了这个手机,李俊花觉得即使远在百里之外,想念远方的亲人时,她又能随时联系了……
新闻推荐
本报西安讯月日、日,中铁一局在机关本部会议室举办了年党内统计工作培训班。各单位负责党内统计工作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中铁一局党委组织部部长刘海峰首先传达了十八届六中全会、全国国有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