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葵
西安易俗社是中国近代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团体,百余年来,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秦腔演员,创作演出了数以百计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发挥了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社会作用,为戏曲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正因为它的历史悠久,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可歌可泣的人物众多,因此要把易俗社的历史搬上舞台难度很大。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迎难而上,邀请高水平的创作团队,认真创作,反复修改,今天呈现在舞台上的这台戏既有文献性,又有戏剧性,生动地展现了易俗社的历史风貌,描绘了易俗社人的戏剧人生。
这台戏具有文献性是必须的,因为不太了解易俗社详细历史的人要求通过看戏了解易俗社的历史;了解易俗社历史的人则要求这部作品能比较全面正确地表现出易俗社的风雨历程。但文献性与戏剧性是有矛盾的,一件件地叙述易俗社的历史故事不仅为舞台容量所不许,而且不符合戏曲观众的欣赏要求。编导一方面通过屏幕展示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图片,通过叙述人简要地介绍了易俗社的一些重要史实,清楚地表现了故事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化的手段塑造了高玉轩、刘天俗、关震易等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易俗社对戏曲事业的贡献和易俗社人的精神。
高玉轩是易俗社的创始人高培支、孙仁玉、李桐轩等人的合身,修改后的演出加重了这一人物的分量,在重重困难面前,他不畏惧,不退缩,使我们看到了易俗社创始人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秦腔《易俗社》更着重表现了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坚持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使我们加深了对这一不断前进的艺术团体的认识。配合抗日,他们演唱了《梁红玉》这样鼓舞群众斗志的戏,而且像传统戏中“两狼山上”那样慷慨激昂的一吼,也很是振奋人心。在全民战斗的年代里更显出了秦腔的艺术魅力。
易俗社当年是一个男人们的团体,但是根据剧团的条件和观众的审美需要,作品塑造了林梦云这样一个从喜爱秦腔的富家小姐到第一代秦腔女演员的艺术形象,她的艺术追求和感情历程成为这个戏情节的主线。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同时这也是从易俗社的外部,侧面写出了易俗社的社会影响和成长发展。易俗社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剧目和他们的优秀演员的表演,对群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各阶层的群众觉醒起来。
饰演林梦云的惠敏丽演出了人物深刻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的发展成长,由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到敢于救场演梁红玉的大演员,对秦腔艺术一片痴心,不离不弃,演得真实感人。李卫平饰演的高社监,陈超武饰演的刘天俗,屈鹏饰演的关震易,韩利霞饰演的关母,都演出了人物的气质,唱腔、表情具有秦腔的韵味和特色。所以这是一台整体上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作品,我们应该为这台戏点赞。
新闻推荐
西安王乐音直到老眼昏花还是在不断的发展中雀跃让我们相拥而泣直至筋疲力尽还是迸溅着含泪的欢呼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何时又卷起千堆雪然而江山如画豪杰又何止一时让我们遥想那年雄姿英发向未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