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金)在省处非办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南市打非工作始终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加大早部署、早宣传、早排查、早预警等工作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市县联动、点面结合、明察暗访等手段,实现了治理常态化,取得了积极进展。
当前,随着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群众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全国一些地方陆续发生非法集资案件,渭南市非法集资案件、违规民间借贷也呈上升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出区县情况不平衡的特点,“问题公司”频繁出现,全市打非工作形势比较严峻,但风险总体可控。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根据省政府、省处非办统一安排部署,渭南市于2015年将打非办由铜川银监分局调整至市金融办,并指定专人负责打非工作,各区县政府也完善了由常务副区县长为组长的打非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为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渭南市将西安联合学院非法集资案铜川集资参与人资产清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办合一”,从市级相关部门抽调8名同志,脱离原工作岗位集中办公,划分综合协调组、监督检查组。在接到群众举报或排查发现问题后,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原则,由区县打非办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置。今年以来,共处理举报线索9条。
统一部署,落实打非任务。按照省政府、省处非办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市打非办及时印发《专项行动方案》《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政策汇编》等资料,全面部署全年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监管责任,会同银监、公安、工商等部门,多次深入区县、问题企业督导检查,夯实打非工作任务,达到处置预期成效。
加强预警,及时化解风险。全市建立了“反应灵敏、预警及时、配合密切、应对有力”的监控预警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各级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事前防范监督、事中严格监管。针对集资群众聚集区、问题突出公司,不回避矛盾,相关部门主动介入,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民情案情。今年以来,向各区县打非办、市级各成员单位印发6次《督办函》,督促责任部门调查涉嫌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个人,仔细甄别其集资性质,掌握集资规模和经营状况,做好预防在先及逐步清退等工作。
大力宣传,防患于未然。全市深入开展以“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专柜宣传及公共场所电子屏幕等宣传渠道,结合“金融机构‘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活动”“金融大讲堂下基层”“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等活动,将普惠金融与防范非法集资相结合,引导金融机构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坚持正面宣传。全市打非系统、金融系统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增强了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对非法集资活动的识别抵御能力。
新闻推荐
深化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是为深度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的有力抓手。《纲要》提出:加强对外宣传,再塑城市新形象,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加快西铜一体化步伐,全面...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