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端 实习生 黄瑞)记者昨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下发,西安市将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分层次分步骤扎实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到2020年,居民出行、用电、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20%以上的村庄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全市所有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卫生。
治理生活垃圾
2020年所有行政村建立垃圾集中收集点
《方案》明确,以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基本模式,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技术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都要建立垃圾集中收集点,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工业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到2020年,60%以上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建成1个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县、3个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县。改厕方面,推广以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具有完整上下水道冲水式为重点的农村户厕改造。到2020年,4个涉农区县达到农村卫生厕所示范区县标准,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基本消除旱厕。
打造绿色家园
2020年60%以上行政村绿化覆盖率高于25%
《方案》指出,深入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突出乡村道路(街巷)绿化、坑塘河道绿化、庭院绿化,实施村庄环村林带建设,到2020年,实现60%以上的行政村村庄绿化覆盖率高于25%。采取综合配套、改进、升级、联网等方式,重点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水质保障不高等问题,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质达标率整体有较大提高。
到2020年,完成现有1.1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人干事”的长效机制,发挥农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积极鼓励村民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改善村庄居住环境,保障村庄给排水、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
培育特色产业
2020年创建30个农业旅游特色村庄
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围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合作社,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及村庄生产生活特点,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产业,实现农村特色产业、特色旅游和农民增收协同发展。到2020年,创建30个农业旅游特色村庄。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到2020年,农村供电可靠性达99.87%,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8.41%,综合线损率降低到6.97%。完善行政村“村村通”工程,着力推进人口300人以上自然村之间路网建设,实施村庄内部道路硬化,解决农村生活道路不畅问题。到2020年,确保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行沥青水泥路,基本实现村内道路全硬化。
根据《方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从2016年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村庄建成生态乡村,打造100个以上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创建520个有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全面实现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端实习生黄瑞)9日上午,市文明办组织召开全市2016年度文明餐桌行动推进会,表彰了西安市2015年度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店(单位)和文明之星服务员,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会议指出,餐桌...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