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冰剑 通讯员 乔栋
从延西高速公路铜川北立交出口沿305省道向东行驶不到500米,一排排别墅整齐划一,一层层房屋错落有致,道路贯通相连,路灯排列整齐,家家门前花团锦簇,整个村庄显得漂亮美观,让人看了都会觉得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这就是印台区金锁关镇烈桥新村。
烈桥村原位于305省道南侧,50多户房屋散落在一处低洼的坡地上,房子破落不堪。2011年12月份,延西高速公路开始建设,大量的征地、房屋拆迁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按照施工设计方案,铜川北立交要征用大量的土地,烈桥村也在被征迁范围内,需整体拆迁。
时间紧、任务重,为妥善集中安置烈桥村被征迁户,及时交付公路建设施工用地,2012年春节一过,市、区高指办领导及工作人员就扑下身子,深入征迁一线与被征迁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协商,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市高指办积极协调各有关方面,提出了利用拆迁费用共同筹资建设烈桥新村的建议和设想,受到了印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赞成。烈桥村被征迁户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国家,50多户村民或投亲靠友或在外租房,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全部搬出了老住宅,推动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施工单位如期解决了建设用地,受到了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集团和市委、市政府的好评。在交付公路建设用地的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市高指办借征迁东风,积极协调铜黄项目处和印台区规划、土地、交通、住建、民政局等部门,多方联动,决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高起点把烈桥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点。金锁关镇政府积极协调落实解决被征迁户的集中安置宅基地用地,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在取得一致的基础上,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烈桥村(305省道右侧)按阶梯式规划、平整出了40多亩住宅用地,开始建设新的烈桥村。为了保证工程进度,使新村建设落到实处,市交通运输局、市高指办协调印台区交通运输局、区高指办、区扶贫办、区住建局等部门落实国家移民搬迁,危、旧房屋改造项目补助资金200余万元;同时,市高指办还和铜黄管理处共同为该村宅基地平整、水、电、路等“三通一平”补助支持费用165万元;市高指办将价值80余万元的路灯赠送烈桥村,并投资30多万元为新村修建了一座健身广场。2014年底,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烈桥新村共建成准别墅4排65户,2015年6月底前,烈桥新村又相继完成了村委会办公楼、图书室、养老院和村道硬化等工作,新村的整体建设全部顺利完工,烈桥村的村民们欢天喜地的陆续入住新房。一个过去由油毡房、土坯房、砖瓦房组成的破落的烈桥村,如今已被整齐划一、错落有致、漂亮美观的烈桥新村所代替。
今年以来,喜迁新居的烈桥村村民,依托玉华宫、金锁关石林景区以及延西高速公路出口的优势,在新村开办农家乐、农家旅社,吸引了大批西安、咸阳、渭南等地的游客来此休闲避暑,烈桥新村成了高速公路建设支持农村脱贫致富、拆迁重建的成功典范。
延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已近3年了,省高速集团,市、区交通运输局,市、区高指办没有忘记为高速公路建设作出过牺牲和奉献的乡亲们,他们经常会抽出时间或路过时回村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乡亲们过得好不好,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今年8月26日,市交通运输局、市高指办、市评协一行20多人来到烈桥新村看望众乡亲,参观村容村貌,并为村图书室送来了300册图书,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好评。
在座谈时,烈桥村党支部书记段喜仓深情地说:“我们烈桥村之所以有今天的变化和发展,我们乡亲们从内心感谢高速公路建设,感谢铜黄管理处、市、区交通局和市、区高指办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没有当初他们提出的大胆设想,没有他们为我们提供的规划和设计,没有他们大力的资金支持,没有他们经常的精神鼓舞,就不会有今天的烈桥新村。现在,我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很深,我们现在就像亲戚一样经常在走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伟)近日,铜川大剧院和体育馆修建新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评审会上,项目规划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会议邀请了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建筑设计院、省规划设计院及商洛市相关专家...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