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慈善救助项目化 项目管理规范化 项目质量品牌化
□赵浩义
多年来,省慈善协会对传统的慈善救助进行梳理整合,以项目化模式运作,汇集各方慈善资源,对应各方弱势群体需求,提供精准化的救助和专业化的服务。新创立了***、慈善教育、生命之光、大病救助、关爱留守儿童、慈善墓园、慈善信托、公益创投、关爱贫困母亲、关爱抗战老兵、“爱为宝"废旧衣物捐赠回收、捐建扶贫苹果园、知情帮困等40多个慈善项目。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协会改变传统救助模式,实施了三大转变:项目设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慈善救助从一般帮扶向重点救助转变;救助方式从单纯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精神慰藉相结合转变。
千校慈善教育项目。以《慈善读本》进课堂、举办主题班会、日行一善、社会实践、小手拉大手、演讲竞赛等形式在全省8900所中小学校、377万名中小学生中启蒙慈善意识,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节日"救助项目。累计募集善款17248万元,每年组织市、县慈善会和志愿者联合大行动,共有19.8万名志愿者带上慰问金、慰问品和义工服务,登门入户慰问贫困户、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累计帮助贫困家庭35万户,关爱贫困儿童34万名;帮扶贫困老人30万人。此项目被社会各界誉为关爱民生的品牌项目。
“南桥"“北水"项目。以5万元助建一座桥、1万元助打一口井、1千元助建一口水窖的方式解决群众出行、饮水问题,20年累计募集善款17199.96万元,建设慈安桥2254座、打井1091眼、建水窖5748口。解决了300万贫困人口过河困难和3万人口的饮水困难。荣获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奖"。
支教助学项目。以建校、办班、定向救助方式,20年累计募集善款10318万元,修建中小学157所,帮助3万余名贫困高中生、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在全省设立“衣恋阳光班"40个,为1930名贫困高中生及家庭发放助学金、衣物价值3500万元。为了扩大支教助学规模,2016年5月,省慈善协会与省教育厅联合建立了开放型“陕西省教育扶贫慈善基金"。
万企帮万村项目。省慈善协会与省工商联合作,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方式,助推全省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目前已有数百个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
助医助残项目。以设立大病救助基金、援引国际药品方式募集善款和药品,定点、定向救助贫困患者。其中省慈善协会募集资金1.3亿元,设立了“生命之光"大病救助基金,年可用基金增值款和助医捐款1770万元,与西京医院、交大附属一、二院等十所省、市医院合作,救助贫困家庭患者。20年累计募集助医资金、援引国际药品价值19.6亿元,为省内外3万多个贫困患者助医送药。救助各种癌症患者万余人,救助心脏病患者4528人,为6500名唇腭裂患儿施行了手术矫正和康复治疗,免费为全省上千名严重骨关节病贫困患者施行了骨关节置换手术,免费为万余名老年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募集了价值近亿元的医疗设备发放到基层医疗机构。并募集款物7261万元设立了各种助残项目,为1.25万名肢残患者做了肢体矫正手术和康复训练,配置了器械。培训残疾人2308人,帮助他们走上了自食其力之路。
安老扶孤项目。20年来,省慈善协会累计募集善款5500万元实施安老扶孤项目。“一元关爱"项目对8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实施一元就餐、一元买药、一元乘车、一元洗衣关爱行动。1340个爱心店积极参与,近万名老人受益。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突出项目贡献奖"。全省近千名先心病与白血病患儿分别在省慈善协会合作定点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合阳县李峰夫妇三胞胎早产剖腹产儿呼吸不稳生命垂危,省慈善协会策划网上募捐项目,仅24个小时就募捐15万元,使3个婴儿获救。
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以建设“慈善筑巢"、“儿童之家"、“关爱花蕾"三个具体项目为内容,为农村留守儿童改善食宿条件、提供课业辅导、亲情连线、心理咨询辅导。从2012年开始,募集善款3543万元,实施“慈善筑巢"项目305个,“儿童之家"项目97个,“关爱花蕾"项目23个,关爱农村留守儿童10万余名。
慈善帮困项目。以设立“一亿元慈善帮困基金"方式对城市特困老职工每人每年捐助2400元(每月200元),累计使用基金增值款2060万元,帮助困难职工6150人。并募集善款30万元对100名留陕北京知青困难家庭进行资助。
抗震救灾项目。20年来,无论是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灾害,还是陕西省宁强、略阳地震、陕南关中干旱和洪水灾害,省慈善协会迅速制定救灾方案组织募捐。在汶川地震中从省内外募集善款1.32亿元,除支援汶川震区外,安排5730万元帮助陕西省灾区修建中小学校16所,安排1551万元恢复重建卫生院20所,安排1610万元帮助灾区修建敬老院4所,安排993万元帮助987户灾民重建房屋。2014年,商洛市干旱,省慈善协会与三星集团协商,从“三秦博爱基金"中安排100万元购买粮食和抽水机、运水车辆,解决了5个乡镇1118户生活困难,缓解了4万人口饮水困难。同年9月,汉中市27.8万人遭遇洪灾,又从三秦博爱基金中安排300万元,以每户一万元标准资助300个贫困户重建家园。2015年6月,安康、汉中遭遇洪涝泥石流灾害,省慈善协会联合三星集团以每户救助3万元标准,安排510万元帮助170户灾民重建了房屋。
关爱抗战老兵项目。募集75万元,组织志愿者到320名老兵家中以送一份慰问品、打扫一次卫生、理一次发、洗一次衣服、包一顿饺子、照一张全家福的“六个一"服务方式,体现社会对老兵的关爱。
慈善墓园项目。与爱心企业合作,西安市凤栖山人文纪念园推出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5000个福位,为“三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农村五保户)人员免费提供墓地,推进文明殡葬和环保殡葬,让贫困逝者尽享尊严。此项目在全国尚属首创。
关爱贫困母亲项目。以开网店的方式帮助贫困母亲销售农副产品,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目前已帮助贫困母亲近百名,月收入均达到3000元以上。
慈善文化项目。以歌咏、书画、诗文、摄影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活动培育公民慈善意识。
2015年募集款物总额达到4.76亿元,平均以每年25.85%的速度递增,累计建立基金48只,基金总额达到11.91亿元,协议年度可用善款7015万元。2016年慈善募集有望突破5亿元。在省慈善协会的功德簿长卷上已记载着2400多家爱心企业和94700多名爱心人士的名字。
新闻推荐
8月4日,西安市碑林区4名政协委员来到柏树林街道办,为辖区2名考入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送去2万元助学金。委员们不仅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及面临的困难,还鼓励他们勤奋求学、诚实为人,以自身努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