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省利)为切实提高全省从事保护性耕作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8月11日—12日,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会在渭南市举办。各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推广站负责同志、承担2016年部省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等80余人参加培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薛少平、渭南市农机推广站高级工程师王忠有、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史森强、铜川市农机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姚关盈、省农机局科教处科长张振华等专家,分别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实践、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铜川市机械深松应用、深松配套机械、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进行了专题讲座。
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播种、机械深松、杂草控制、秸秆处理4项关键技术内容。与传统耕作相比,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大风扬尘等显著特点,对增强农业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粮食产量,改善耕地质量、保护生态境,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推荐
八万吨调蓄水池,如遇突发情况可保障新区居民五天用水。西北地区领先的水处理工艺,小水滴就是在这里经过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的帮助,完成了净水工艺流程。浊度为11.140的原水经过处理,滤前浊度为1....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