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宝勤
随着暑运拉开帷幕,大学生放假返乡高潮的来临,农村的厕所建设问题又被提进热门话题榜单。
半年前,陕西省提出加快消除旱厕,力争到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我们离终点还有多远?
旱厕仍是农村基础卫生设施“主流"
7月6日,谈及农村厕所建设,住武功县普集镇某村、大学毕业后在西安上班近3年的任先生说,他们村大多数村民以前是“两块石头一个坑",现在是“三面围墙一个坑",旱厕还是那个旱厕,臭味还是那个臭味。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普遍使用冲水厕所,不仅干净卫生,也大大减少肠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但是,在陕西省广大农村地区,旱厕仍占据“主流"位置,遇到高温酷暑季节更是蚊子滋生、苍蝇飞舞,严重危及村民的身体健康。
借用省政协委员、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主任杨新光的话说:“目前许多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有的即使实施了改厕,也只是加装三格式化粪池,不让粪便裸露,污水仍然得不到处理。"
谈到厕所的危害,杨新光从医药卫生的角度认为:“农村群众普遍使用的旱厕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若粪池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传染病,比如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痢疾、伤寒、霍乱、病毒性肝炎、蛔虫病、鞭虫病等。"
制定改厕计划 逐步实施
“国家、集体在农村环卫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是致使很多村镇缺乏公厕等必要的基础卫生设施的主要原因。"杨新光分析说,地方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对农村环卫工作不重视,全局工作重经济、轻环卫,环卫工作重城市、轻农村现象普遍存在。
去年11月17日,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安排部署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根据部署,陕西省多部门将分别牵头实施卫生厕所普及等“六项行动",其中提出加快消除旱厕,力争到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杨新光建议制定农村地区厕所设施建设规划或计划,并逐步实施。建立农村区域地下管网系统并有集中的化粪池处理。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解决像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这种水资源丰富,又严重缺乏公厕地区的水冲公厕问题。
来自省卫生和计生委的数字显示,近年来,陕西省卫生、农业、住建等部门,共建设实施了双瓮式、沼气式、三格式和完整下水道水冲式等形式的农村户厕建造项目55.9万座,使陕西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目前达到了51.48%。2014-2015年度,陕西省投入4300万元,在农村改厕5.9万户。
去年5月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在全市九个涉农区县开展“西安美丽乡村环境"调查显示,西安农村卫生设施逐步改进,传统旱厕正逐渐被取代,38.2%的家庭厕所为水冲式厕所,60.9%的家庭仍使用旱厕。
彬县爱卫办赵先生介绍说,该县农民以前大都使用土厕所,气味难闻,招惹蚊虫,改用“双瓮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后,上厕所雨天不遭淋,冬天不受冻,地面上的卫生间整洁无毒,地面下的发酵池还能将粪便转化成高效农家肥。
省政协委员、西安菩提缘商贸公司董事长崔孟娜表示,《城乡规划法》《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办法》为深化陕西省“厕所革命"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技术保障,陕西省应适时制定相应的地方实施细则,完善制度建设。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如厕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以自身的点滴实际行动支持、推动“厕所革命"。
新闻推荐
专家:设立大病基金为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兜底倾听贫困户心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蒲城农妇张改花多年前丧夫,而今身患高血压兼肾衰竭,家人靠借钱、贷款勉强度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