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
□ 实习生 袁晶晶
上海市宣布从6月26日起取消“老年卡",将老年人免费乘公交制度改为按月发放津贴,津贴不仅能乘车,还能用于购物、生活消费支出,此举曾引发网友强烈关注。
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此举效果“立竿见影",新政实施后,上海公共交通客流中老年乘客锐减八成以上。该“惠老"政策西安能否借鉴?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街头调查:年轻人点赞,老年人意见不一
7月6日上午8点左右,记者来到电子二路小区公交站,只见212路公交站牌旁整齐地排了一条长队。其中,老年人和年轻人各占一半。
队伍中72岁的王奶奶称,她和其他几位老人都住在附近的小区,大家一起去国展中心玩。
当记者提及上海取消“老年卡"时,她坚定地说,“不能取消,这是我们老年人的乘车福利。"她说,自己也知道年轻人上班一天很辛苦,上下班希望公交车里能不那么挤,但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出行需要。说着,212路公交车就来了。王奶奶立马从包里拿出了老年乘车卡刷卡上车。
75岁的张大爷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别人我不敢说,就我来说,腿脚不是很灵活,平时就不怎么愿意出门。如果能够直接给我发津贴,这多好呀,省得白白浪费了敬老卡。"
关于早高峰出行,许多老年人有自己的苦衷。有的说,早起锻炼、买菜已成为生活习惯,很难改变;也有的说,这个时段出行是为了帮子女接送孩子上下学,也不至于一个人在家无聊,但中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的时间和年轻人上下班时间重合了。
关于取消老年卡,年轻人的意见则相对统一。就像一位年轻白领说的,“我同意这么做。用津贴和保通卡来代替原来的只用于单一乘车的老年卡,一方面保证了公共交通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同时我们是否也思考一个问题,公交高峰时段拥挤跟老人出行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西安市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人口结构、公交系统承载能力等,合理解决这一问题。"
老龄办回应:西安市目前按原规定实行
“就目前来说,西安没有可能效仿上海,这里面有诸多因素影响,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老龄化程度等。我们目前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定办事。"西安市老龄办权益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根据目前的规定,西安市户籍和常住西安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非西安户籍常住西安市老年人尚需提供所在社区证明,区县老龄办盖章)、西安市老年人优待证或陕西省敬老优待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本人近期2寸的红底照片1张到西安市6个网点申领老年乘车IC卡。持卡可以乘坐公交车免费,另外,乘坐非高峰期的地铁也是免费的(早高峰期:7:30-9:00,晚高峰期:5:30-7:00不能享受免费)。
同时,凡户籍在西安市辖区,年龄在70周岁以上者(含70周岁),依照本人申请均可按规定领取高龄补贴。其标准为70-7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50元,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以上(含100周岁)老人每人每月360元。
学者建议:可取消高峰时段老年卡优惠
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推出的这项新政策是将选择的权利交还给老年人,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在他看来,虽然政府的投入变大了,但经济效益却达到最大化,在公共政策更为精准的同时,社会各界的乘车行为也将更为理性。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副主任翟绍果说,“就西安而言,上海的做法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西安与上海具有经济水平的差异,我们不能完全取消免费,但可以取消高峰时段老年乘车卡优惠,合理利用敬老卡。补贴水平可以有差异,但是增加老年人福利却是大势所趋。"
此外,翟绍果表示,建立“适度普惠型"的福利制度已经取得共识,特别是老年人的福利。敬老卡只用于免费公共交通工具在当下显然是不够的,应进一步拓宽它的用途,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
翟绍果说,“在老年人福利政策方面,应该要考虑周全,尽力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新闻推荐
□记者李荣盛夏时节,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带孩子去游泳健身,在西安一些街头或小区中,婴幼儿游泳馆更是遍地开花。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婴幼儿游泳馆存在环境卫生欠佳,工作人员无资质等问题...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