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率低 部分产品查不到信息
扫描该蜂蜜追溯二维码,只能看到名称、生产日期、重量、检测结果四项内容,再无更详细记录
□记者 吴军礼 文/图
据《经济参考报》7月18日报道,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内部下发试点方案要求,将在山东、上海、宁夏、厦门四地开启追溯体系建设示范试点。陕西省虽然2009年就已开始食品追溯体系建设,但近日记者采访发现,部分追溯食品不能追溯到相应信息。
市民、销售人员:不知道追溯体系
食品追溯体系,即在食品包装上印制二维码,并添加身份证号码一样的编号,借以查询产品的生产、加工等信息,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和消费知情权。此外,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还可以根据追溯体系迅速控制源头。
据省优农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陕西省参与追溯体系的企业、合作社已达470多家。但记者采访发现,市民对于追溯食品普遍没有形成概念。甚至一些商超工作人员,对于追溯体系也闻所未闻。
在南郊某超市买菜的刘长寿夫妇表示,他们几乎天天买菜,但不知道什么是追溯体系。而且,他们觉得今年菜价普遍比往年高,“那些包装精美的蔬菜、水果,价格会更高,几乎不会买。至于茶叶、蜂蜜等也从来没有见过追溯包装。"刘长寿说。
记者跑了多家大型超市,茶叶、蜂蜜专卖店,均未发现追溯体系产品的踪影,有销售人员表示:“不知道什么是追溯体系。"
对此,省优农中心工作人员解释,可追溯产品多采用直营、直销、直批模式,所以市场上很少见。“许多参与追溯的果蔬还未上市或已售罄。另外,该类食品因为包装等原因,价格比一般的贵,老百姓接受程度不高。"
7种产品中3种追溯不到信息
在商南县沁园春茶叶公司西安分公司,记者看到,店内的茶叶普遍在千元以上,经理王征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所售的80%是中高端产品。
7月19日,记者扫描其店内一种白茶包装上的追溯二维码后发现,追溯数据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记录等5项。例如:播种记录显示,播种/定植日期为2010年10月23日;施肥记录中的首个施肥日期为2015年3月7日,肥料名称为尿素,施肥方式为沟施,用量为4.0千克/亩。其余各项数据依此类推。随后,记者扫描了留坝蜂蜜、略阳县建生草莓、眉县金桥猕猴桃追溯标签,看到了类似结果。
但在丈八东路的人人乐超市内,记者扫描一种蓝莓的追溯标签后,却没有看到任何记录。
在韩城市优质农产品展览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称,他们展览的都是可追溯产品。“产品进入中心时,就经过了严格的追溯把关。"
但记者发现,该中心只有少数产品印有二维码追溯标签。记者扫描了山楂蜂蜜和土蜂蜜,都没有得到追溯信息。例如,山楂蜂蜜的显示结果只有名称、生产日期、重量、检测结果四项,而这些信息几乎与外包装上所印相同,此外再无更详细记录。再扫描其他产品上的二维码,出来的则是微信公众号推介。面对扫描结果,工作人员改口称,这些产品是新进来的,她还不了解。
近日,记者抽样调查7种可追溯产品,其中3种追溯不到信息。
追溯什么信息,无硬性规定
对于追溯体系现状,省优农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注册建立追溯体系的企业,虽然要经过省市县三级审核,但追溯的深度、广度由企业、合作社决定,即追溯体系中给消费者看什么、看多少信息,没有硬性规定。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主任、副教授张华峰据此认为,追溯体系建设要加大宣传,让老百姓有进一步认识,从而倒逼企业、合作社加快建设步伐。
张华峰说:“影响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因素,除了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实力等,还与其生产本身存在的缺陷有关。"例如,有的农业合作社或农户在水果、蔬菜种植中过量使用农药、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这本身就不具备建设追溯体系的资格,或者建设后遮遮掩掩,导致能查询到的结果非常有限。这要求除了引导农业、合作社建设追溯体系之外,还要从根本上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同时鼓励食品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参与追溯体系顶层设计,从而形成百姓、企业、监管部门等多方协作的全民参与模式。
新闻推荐
建10个募集平台开辟较为广泛的慈善资源□赵浩义多年来,省慈善协会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与政府有关部门、省工商联、外资企业、网络媒体紧密合作,并争取中华慈善总会援助,建立了承接政府购买服...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