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琦) 2015年度赵超构新闻奖日前揭晓,本报6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记者张佳采写的《考古发现古渭桥是世界同时期最大木构桥 相当现今双向6车道宽》荣获一等奖,记者章学锋撰写的新闻论文也获得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同时,《寻找古诗词中的西安旅游之美》(记者杨明 任娜)获得二等奖,《西安85后团队研发出全国最快3D扫描技术》(记者 郭欣)、《43岁母亲捐子宫帮女儿圆当妈梦》(记者 张黎娜)获得三等奖。另外,《媒体融合对新闻生态格局的影响力及趋势初探》(记者 章学锋)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晚报优秀新闻论文奖一等奖,本报2015年5月15日一版(编辑彭坤 陈枫)获得2015年度中国晚报优秀版面奖三等奖。
日前,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承办的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2016年会长会议在宜昌召开,2015年度赵超构新闻奖在会上揭晓。所有奖项由中国晚协学术委员会投票选出,其中特等奖15篇,特稿奖9篇,一等奖119篇,第十三届中国晚报优秀新闻论文一等奖13篇,优秀专栏一等奖10个,优秀版面一等奖9个。
新闻推荐
7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高新区共同推进“英国生物港”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签字仪式举行。这是高新区与西安交大继共建丝路学院、西安大数据研究院后结出的又一硕果。“英国生物港”是依...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