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新版《易俗社》冲击十一艺节 追寻百年尘封历史 易俗社陈列室开建

来源:西安晚报 2016-07-19 09:17   https://www.yybnet.net/

秦腔《易俗社》剧照记者 尚洪涛 摄

百年剧社易俗社尘封许久的历史,在现代社会中渐渐被人们淡忘。将这段属于西安城的往事从历史烟尘中提炼出来,需要后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昨日,西安秦腔剧院将开始对秦腔现代戏《易俗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同时开建易俗社陈列室,争取在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到来之时,让易俗社沧桑历史展示于众,让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与文艺工作者在西安共同见证、追寻易俗社百年传奇。

《易俗社》在之前公演的版本中,六个幕布同现一个舞台,使得舞台呈现极具突破性和冲击力,并且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夹叙夹议,这在之前的戏曲舞台上从未出现过,打破了戏曲舞台与现代艺术的界限。这次改编加工,更注重凝聚易俗社的思想精神,将文人办社、剧社的文化担当、启迪民智、高台教化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告诉记者,这次主要改的是第三场戏,这一版本改变了高社长顽固封建的形象,让他通情达理,而且有忧患意识。在那个特殊年代,政局动荡,社会不安定,军阀、土匪等各方势力对戏曲的发展进行干扰,甚至阻挠,秦腔人依旧苦苦坚守着,这些充满故事性的矛盾与冲突,在新版中将加大分量。

抗战时期,易俗社更是步履艰难,许多人已开始另谋生计,而坚守的人们节衣缩食。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还用微薄的薪水,向丁玲在西安的抗战剧团捐助了戏箱、衣物。这段真实的历史,也将在新版《易俗社》中体现。“可以说,那些岁月,易俗社得到了人民的拥戴,易俗社的戏文唤醒了他们的灵魂。在易俗社最艰苦的时候,很多乡绅、民众也来捐款。这种人们之间朴素的情感,民众对易俗社这个品牌的厚爱与保护,将再现在舞台上。”惠敏莉说。

西安秦腔剧院院长雍涛告诉记者,易俗社资料室珍藏的文物有七八百种,包括范紫东《三滴血》手稿,当年的老剧本原件,这是一批非常珍贵的史料。这次,易俗社得到了市委宣传部、曲江新区专项资金的支持,预计在十一艺节前夕将易俗社资料室改造成陈列室。此项目也已被列入西安市“十三五”规划当中,再过三五年条件成熟时,还要将其打造成易俗社博物馆。“期待人们走进易俗社时,不仅看到舞台上的演出,更能在展馆中看到易俗社先贤们在开创这条文化历史长河时的事迹,感受他们当年如何运用戏文来救人正心,如何用戏文来推动时代的进步发展,让民众更多地了解这个文化剧社、革命剧社、鼻祖剧社,感受易俗社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担当。”  雍涛说。  

记者 职茵

新闻推荐

省防总向全省九市 发出防汛预警

本报讯(记者张松实习生郑凯悦)昨日,省防总再次向西安、铜川、宝鸡、汉中、咸阳、渭南、延安、榆林和韩城等九市防指发出防汛预警,要求切实做好18日至19日大范围强暴雨洪水防范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版《易俗社》冲击十一艺节 追寻百年尘封历史 易俗社陈列室开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