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麻醉师》剧照记者 张静 摄
23日晚,国家大剧院,伴随着演员的谢幕,很多观众眼含热泪站起身,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对话剧《麻醉师》和医生陈绍洋平凡却伟大的一生最深的敬意。
23日、24日连续两晚,话剧《麻醉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数千位北京观众观看了演出,在微博上、在朋友圈,很多观众自发地为这部来自古城西安的话剧点赞。
细节改造
一曲催人泪下的英雄赞歌
作为冲刺国家第十一届艺术节的话剧,《麻醉师》此前在西安首演,曾引发很大热议,西安观众评价:“一个英雄的离去,唤起一座城市的脊梁。”此番,《麻醉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也引发了北京观众的热情。
陈绍洋是一个真实人物,他是西京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生,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精诚奉献,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医生最崇高的医德。
西安演艺集团话剧院以陈绍洋的故事为原型,经过众多作家、艺术家和西安市话剧院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从剧本、导演、舞台美术等多方面进行艺术创作,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打造为舞台上经典艺术。此番为了在国家话剧院更好地演出,创作团队在细节上进行了打磨提升。记者注意到,很多细节经过修改,变得更加连贯立体,也更加触动人心,话剧更注重挖掘陈绍洋的精神世界,讲述一个个充满父女情、夫妻情、战友情的故事,真实的细节拨动观众的心弦,不少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观众热议
整台话剧很有生活气息
23日晚的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的热情依旧不减,几位年轻人边走边聊:“哪个细节最打动你?”一位穿着黑T恤的男生说:“很多细节都很打动我,在小树林里,妈妈和女儿相互鼓励,一定不要在陈绍洋面前流露出对他病情的担忧,然而背过身去,两个人都悄悄抹泪,这一幕把我看哭了;还有倒数第二幕,从没给妻子过过生日的陈绍洋用沙哑的嗓音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看到那一幕我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演出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观众,他们都依然沉浸在话剧中。年逾七旬的徐阿姨曾经是位军人,整场演出中她都观看的非常认真。面对记者的采访,徐阿姨连说了几个“好”:“整台话剧很有生活气息,抨击了现在的拜金主义。”而自称为该剧导演傅勇凡“粉丝”的龚女士告诉记者:“通过观剧我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知道了麻醉师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还知道了医生在加入这一行时是有誓言的。”目前在北京工作的西安人王上上告诉记者:“之前《麻醉师》在西安演出时,我一个朋友看过,他说对他触动很大,所以这次从家乡来的话剧,我一定要看看,现场观众这么热情,他们也很认可。陈绍洋是一位平民英雄,但这位平民英雄,感动了两座城市!”
记者 张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鑫实习生李圆汤宁)昨日17时50分起,西安市城区范围普降大到暴雨,市气象台3次发布暴雨预警,20时54分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39处道路出现短时严重积水,市政部门启动今年首个一级防汛预案...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