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晚报“援计划”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又一批寒门学子将在社会爱心人士助力下,实现大学梦想。5年来,“援计划”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在西安市掀起一股助学活动的爱心浪潮。善举也感动着每一个曾经受助的学生,他们纷纷表示,日后会尽力帮助更多的人,将慈善之火传递下去。
顶着烈日到报社表谢意
22日下午,西安还处在一片炙热中,去年受“援计划”资助的学生汤田天得知今年的“援计划”项目启动,顶着烈日来到报社,就是想当面向报社表达谢意。
“‘援计划\’活动实现了我的大学梦想,今天,我想对《西安晚报》说声谢谢!”汤田天真诚地说,去年因“援计划”的帮助,他顺利迈入大学,但一直没有机会到报社来说声谢谢。“上大学后,我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感谢方式”。
汤田天家住莲湖区。2015年,他以472分的成绩被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录取。面对着接近万元的学习费用,一向乐观开朗的汤田天一筹莫展:父亲几年前因为脑部手术需要长期服药,家里欠下巨额医药费用,全靠母亲一人打零工支撑,自己上大学,又是一笔较大的开销。“我真怕母亲撑不住了”,汤田天坦言,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做兼职,补贴家用,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人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让汤田天很满足。在《西安晚报》上看到“援计划”活动后,汤田天报了名,“刚开始挺忐忑的,毕竟全市有这么多人报名,知道自己选上了以后,心里特别激动。”
爱心资助激励他热爱公益
汤田天告诉记者,他从小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上学期间受到不少爱心人士的资助,这些帮助像一股暖流在汤田天的心里流动着,激励着他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每次做事情的时候,都会先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做人不能光想着自己,还要多为别人着想”,汤田天告诉记者,“援计划”活动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了他帮助,更在心理上给了他前进的动力,鼓励他克服贫困难题,热爱生活。
进入大学后,汤田天参加了不少公益社团和公益活动,帮助生活困难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即将升入大二了,汤田天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缓解病人的痛苦,为此他还想看更多医学的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大学里,汤田天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做兼职,“我要努力赚钱,努力出人头地,将来帮助更多的人。”汤田天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真的很感激《西安晚报》的‘援计划\’,让我像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实现大学梦,它为我打开了一扇大爱的心窗。将来,我也会努力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为更多的孩子搭起爱的桥梁。”汤田天说。
记者任娜 实习生李海玉 郑尧
贫困新生
可通过三种方式申请资助
由西安市慈善会、西安晚报、西安真爱投资集团联合举办的2016年援计划真爱慈善助学活动正在进行中。主要资助本市范围内2016年参加高考被国家统一录取的二本以上,家庭困难无支付学费能力,品学兼优的贫困新生。
以下四种情况之一可优先推荐: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及少数民族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和孤儿;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享受城乡低保之外的家庭困难新生;因天灾人祸等特殊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新生。已接受民政或其他部门资助的大学贫困新生不再重复资助。
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及时报名申请:
电话报名:拨打本报热线88229999;
微信报名:关注晚报微报(微信号:xawbwb)并留言报名;
邮箱报名:chenghui@xawb.com
报名时请注意,留下受助人姓名、联系方式、高考成绩,以及家庭简要情况和地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欣)7月23日晚,由西安演艺集团话剧院创排的话剧《麻醉师》登陆北京国家大剧院,与首都观众见面。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王国强,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陈啸宏,国...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