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吴克敬我不会记错年的时候我以岁的高龄有幸进入西

来源:西安晚报 2016-07-31 20:41   https://www.yybnet.net/

■吴克敬

我不会记错,1987年9月7日的时候,我以33岁的高龄,有幸进入西北大学,参加了首届作家班的学习。今年的6月7日,我再入西大,还是那么幸运地从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先生的手里接过红色烫金的聘书,成为西北大学建校百余年来首位驻校作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两入西大,期间连毛带皮算来,刚好三十年。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天才的总结出“河东、河西三十年”的这一奇妙的时间概念,让我的人生,无法逃避地陷入其中,是有必要做些自己的梳理了。

我今年63岁,三十年前,我没入西北大学前,虽然身在扶风县的农机局和文化馆工作了一十三年,但我的身份还只是个地道的农民。我先是个流行于社会上的副业工,再是通过公开招考,于文革后全国实行的首次干部考用中,成了国家承认的合同制干部,但我吃的依然是农业粮。我既然吃的是农业粮,就一定不能脱离农业劳动,即以“一头沉”的方式,始终不渝地扎根农村,呼吸着农村才有的空气,享受着农村才有的氛围,体会着农村才有的感受,因此,在我1981年拿起笔,开始我的文学创作时,我自觉地写着农村、农业和农民。应该说,我写得是顺利的,几乎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数十个短篇小说,有不少都以头题的位置,刊发在当时的《延河》、《长安》、《青海湖》等文学杂志上,直到1985年的《当代》第三期,又以头条位置刊发了我的中篇小说《渭河五女》。这让我有了一个梦想,梦想我能读一读大学,丰富一下我的文学知识,丰沛一下我的文学情怀。

瞌睡遇见了枕头,1987年,西北大学顺应时代潮流,开办了作家班,我十分幸运地考入作家班,成了接受专业文学教育的一员。

偏僻如扶风县,没人知道西北大学开办了作家班。我是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蒙万夫老师写信告知的。我不认识蒙老师,他也不认识我,他之所以给我写信,应该是我的创作,引起了先生的注意,而他也喜欢着我,这就给我写信,让我赶来西安,参加西北大学作家班的考录。

蒙万夫老师的来信传到我手上,我拆开来读,读得我既喜且忧。我喜的是,上天打开了一道门,让我有机会考录西北大学作家班;我忧的是,信里所说的考录时间太紧了,我必须当天赶往西安,报上名,第二天就入考场参加考试,我没有丝毫准备的时间,我考得上吗?我的心忐忑着,没敢迟疑,没敢犹豫,只在自己县文化馆宿办合一的房子里,抓了一本我发表了《渭河五女》的《当代》杂志,这就乘车来到西安,去西北大学中文系的青砖小楼报名了。巧的是,蒙万夫老师就在青砖小楼的楼门口站着,我向他走了去,心有灵犀地想,他该是给我写信的蒙老师呢。

我问了他一声:“你是蒙老师吗?”

他当时正和另外一个人说话,听了我的寻问,转身朝向我,像我问他一样,也问了我一句:“你是作家吴克敬吗?”

我的一问,和蒙老师的一问,把两个此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惹得都笑了起来。

再入西大,我必须做出这样的交代,如果没有蒙万夫老师的无私帮助,让我有头一次的进入西大,肯定就不会有现在的再入西大了。我感谢蒙老师,你是我的恩人,我愿英年早逝的蒙老师,魂飞在天,看得见我,再入西大来了。

首入西大,因为新鲜,因为好奇,我睁着一双乡村青年才有的眼睛,留连在教室里,留连在图书馆里,我如饥似渴地听课读书。听课到后来,读书到后来,猛然顿悟,文学虽可说是大众的事业,但也是个高贵的事业。我放下了创作的笔,不再碰触高贵的文学,这是我的自知之明,没有擦亮一双高贵的眼睛,没有养成一身高贵的情怀,没有磨砺一管高贵的文笔,是不可以瞎写的,那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文学离不开生活,但文学又绝对不仅仅是生活。

我告诫自己,生活就如我们熬煮的一锅稀饭或者面条,我们只依靠生活写作,就如自己的手拿着勺把子,在锅里舀饭一样,舀一勺,倒一碗,是稀饭了就是稀饭,是面条了就是面条……这能行吗?

我前所未有地敬畏起了文学,也前所未有地敬畏起了大学……怀揣着这样的敬畏,我在西北大学的校园里沉默着,不再坚持自己的创作,只坚持自己的阅读,我觉得自己都要抑郁了。抑郁的我,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看见食堂周围的猫和狗,似乎都比我更有自信,更有修养,更雍容华贵……它们一个一个,或猫或狗,都大腹便便,都从容不迫,都文质彬彬……我把我冲动给文学的心放下了。这一放几近二十年,直到2007年,才又重新埋头在文学的沃壤里,耕种起自己的文学梦。

再入西大,成为西大的首位驻校作家,我感到了一种莫大的荣誉。但我不敢只享受荣誉,我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报答的,就在郭校长颁发给我聘书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地说了我想说的一句话,当然也是我应该说的一句话。

我说了,我要以我的创作报答西大。

我还说,一个人有自己的大学,是幸福的,是饱满的,我爱西大,我用我不很纯熟的笔墨,于我再入西大的前夜,写了一篇小小的《西北大学赋》,算是我对再入西北大学的头一个报答吧。

赋曰:

盛哉西北大学,奠基百年,光照万代。学传绛帐精神,名立杏坛高望。弘毅明德,笃学创新,育英授业高端,桃李花开四海。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倡扬思想独立,推崇学术自由。大气包容,全面开放,汇聚东西文化,化合世界潮流。

胜哉西北大学,人文沃土,理工厚壤。校园三处鼎立,生趣自然和美。北屏古城,南倚秦岭,古城辉煌作脊,秦岭巍峨是梁。长风鼓荡,林鸟争鸣,绿意广场盎然,青春校园洋溢。雍仁万物,宇宙情怀,铭记民族沧桑,弘扬华夏风尚。

圣哉西北大学,济济硕师,莘莘学子。山色境险泰然,思远忧患实践。耿耿硬汉,赳赳智夫,坚守个性品格,秉持社会良知。钻研学问,把脉社稷,肩负民族伟业,承继文明旗帜。至爱百黎,敬仁崇礼,风范光耀古今,襟怀博纳天地。

新闻推荐

网传西瓜与桃子同食有毒? 专家:毫无科学依据

“千万记住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会产生剧毒……”近日,微信朋友圈中这样一则消息被广泛转发。对此,西安营养学会副会长王勇健表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但是桃子和西瓜一旦食用过量,容易致腹痛腹...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吴克敬我不会记错年的时候我以岁的高龄有幸进入西)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