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出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张潇 实习生 白丽亚 袁天河
“在秦岭尝试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我们已经努力了16年,如今终于可以推广应用了。可以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大家都感到很欣慰。”陕西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李峻志副研究员这样说道。近日,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秦岭珍稀野生食用菌驯育促繁技术试验基地传出喜讯,人工栽培的“菌中皇后”羊肚菌又获丰收。
什么是羊肚菌?原来,这是一种享有世界美誉的高档珍稀食用菌,素来和松露齐名,拥有“食用菌皇后”的美称。由于香味独特、外形靓丽,是中、西餐高级宴席中的常客。羊肚菌市场潜力巨大,其价格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据介绍,目前每公斤干品的价格达到了1800元左右。李峻志说:“羊肚菌之所以价格高昂,主要是因为其人工栽培对菌种、环境控制技术要求很高,而野生资源日渐匮乏,野外采收的成本昂贵。”原来,羊肚菌在我国虽然分布广阔,但是每年采摘的时间只有20-30天,更为苛刻的是它非常“娇气”,干旱、寒冷都可能让它颗粒无收,所以野生羊肚菌产量一直较低,而且能够达到商品等级的更少。从土壤、气候等角度来说,秦岭相对瘠薄的土壤、寒冷干燥的冬季气候都对羊肚菌栽培技术设置了“重重难关”。
尽管存在重重困难,但羊肚菌作为土生珍稀菌类,对林木资源依赖程度低,同时一旦成功其投入产出比很高。这两个无可替代的优势让该研究团队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很能帮助山区农家致富的好品种,做好人工栽培技术研发对秦岭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陕西省微生物所科研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致力于秦岭羊肚菌野生资源的人工驯化工作,2001年在商洛洛南县石门镇取得了成功并创造了秦岭羊肚菌单产最高纪录,但此后多次成败交错的试验过程进一步让研究者认识到高度驯化的稳定菌种、成熟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是真正实现人工栽培突破必须逾越的两座屏障。
此后多年,该团队集中科研力量,在安康、商洛、宝鸡等多地布置了羊肚菌试验点,已筛选并保藏秦岭山区野生羊肚菌菌株近200株,从分子水平鉴定明确了5个秦岭羊肚菌分布种,并在此基础上选育获得了适合秦岭环境特点的优良菌种。进而,团队设计了多达数十种的试验栽培模式,经过逐年优化、凝练,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也获得了逐年稳定提升,2016年取得了初步实测亩产211公斤商品鲜菇的产量。“这个效益是很可观的,因为不少陕南县区耕地少、林木资源丰富,居民收入主要靠木耳、香菇等木腐菌来维持,但是这些品种的大规模栽培与林木资源的协调始终存在压力,而土生的羊肚菌显然更具备发展优势。”
据了解,以往我国的羊肚菌优品大多出口海外,近年来随着国内高端消费的兴起,羊肚菌在国内的市场也获得了很大开发空间,羊肚菌存在较大的消费市场。李峻志说:“事实上,由于羊肚菌是国内外公认的珍贵高端菌类食材,具备独特的呈味物质,香味、外形、口感都极具优势,其市场需求量很大并还有较大开发潜力,在秦岭山区开发具有很可预期的未来。”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干部队伍承担着重要职责。省委“三项机制”中的《陕西省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