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鹏 实习生 袁晶晶
长期以来,“执行难"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难题,也是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5月31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集中曝光了472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促使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省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谭爱华透露,将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誓要解决执行难
新闻发布会上,谭爱华分析表示,“执行难"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包括多种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被执行人缺乏履行能力;债务人逃避、规避执行;人民法院在查找被执行财产、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方面,手段和方式上还存在不足;个别案件存在执行不规范,执行不力、效率不高的现象。
谭爱华介绍,针对执行难问题,5月20日省法院党组会研究通过了《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通过实现上述目标,提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树立执行权威,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
两微公布472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发布会上,省高院通过微博、微信集中公布了472例老赖的名单,包括秦云等340个自然人和西安天星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32个公司法人。
今年3月,省法院部署开展“百日执行会战"专项活动以来,全省各级法院执行机构充分运用网络查控系统查找控制被执行人财产,采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打击抗拒、规避执行行为,促进了案件顺利执结。截至5月20日,全省法院共执结案件1.65万件,执结金额74.7亿元。
省高院执行局副局长邓世军介绍:“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要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被执行人为单位的,一般要对被执行人单位以及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限制高消费。"
其中主要包括: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信息化建设让“老赖"无处遁形
“目前,网络查控系统只覆盖了银行、工商、证券等部门,对于被执行人下落,及其他财产形式还只能借助传统方式加以解决。"谭爱华表示,目前人民法院在查找被执行财产、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方面,手段和方式上还存在不足,这一点也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记者从《实施意见》中了解到,未来将从五个方面23项任务明确全省法院推进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措施,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包括推动对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金融平台财产信息的查控,各市房产、土地等不动产网络查控分平台建设,及与省公安厅关于车辆查扣、被执行人查找、边控等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
与此同时,落实与省发改委等44家单位会签的《陕西省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不断拓宽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渠道,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推行委托审计调查、律师调查、悬赏举报等制度,多管齐下,最大限度发现被执行人财产。
新闻推荐
——李剑君诗作书法赏析李剑君先生(左)和著名作家陈忠实在一起李剑君简介李剑君,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祖籍山东。现为陕西省和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会员。工作...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