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咸阳好人榜”2016年5月份上榜好人

来源:咸阳日报 2016-06-04 22:05   https://www.yybnet.net/

赵燕事迹简介

赵燕,女,汉族,1988年3月生,中共党员,彬县小章镇小章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2015年被彬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2016年被县上评为“最美志愿者”。

赵燕2013年7月参加工作,在同事和乡亲们眼中,她工作认真,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勤劳节俭,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村官”。2010年,小章镇小章村留守儿童秦坤的父亲在煤矿上伤亡,母亲出走,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赵燕担心孩子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工作之余就去给孩子辅导功课,陪孩子聊天做游戏,并拿出200元钱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劝他们一定要坚强。明玉池村39岁青年杨金虎患白血病,急需住院治疗费用,赵燕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将800元钱送到他家中。虽然月工资只有2300元,但为了帮助彬县北极中学孤儿张彩艳完成学业,近几年赵燕每月坚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100元对她予以帮扶和资助。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赵燕都会为困难家庭和孩子们购买米面油、书包本子等学习用具……她把受助的孩子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受助的家庭看作是自己的亲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这些家庭和孩子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社会温暖。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赵燕说:“做好事善事不需要刻意去寻找,遇见了看到了,就尽己所能去帮助就好了。”这位扎根基层的八零后大学生村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基层干部的爱心之歌、奋进之歌、奉献之歌,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B)(9)

王涛事迹简介

王涛,男,汉族,1977年12月生,秦都区钓台办西张二村村民。

2008年,王涛遭遇意外车祸,造成严重的骨折,虽经多方救治,最终还是落下残疾,依靠拐杖才能勉强行走,被鉴定为三级伤残。然而,命运多舛,祸不单行。他家中父母又相继病倒,父亲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母亲因常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综合性心脏病、肾病,沉重的生活负担、巨额的医疗费用几乎压垮了整个家庭。2012年,妻子提出离婚,离他而去。望着年老多病的两位老人和年仅12岁尚在读书的女儿,王涛没有胆怯和退缩,用顽强的毅力撑起了这个家。因为行动不便,加之文化程度不高,他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稳定工作,只能四处打零工,摆个小摊儿做点生意。二老常年药不间断,衣食住行全靠他一人承担,除了侍奉老人,他还要挣钱养家糊口,很是艰难。为了能省下父母一盒药钱,他总从自己身上节省,每次外出,别人买包子,买夹馍,他都只买一元三个的馒头填肚子,为了省下几块钱车钱,他宁愿跛着腿走路。他说“父母操劳了一辈子,我要尽最大努力回报他们,苦一点不算啥!”五年来,无论父母住院或在家治疗,他都精心侍奉,擦屎接尿、洗漱按摩,喂饭喂药,陪老人拉家常,生活虽然清贫了一些,但一家人心里总是暖洋洋的充满了阳光。

王涛身残志坚,豁达乐观,勤劳质朴,孝感乡邻。多年来,他奉父母如天,视亲情如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的真谛,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爱之歌。(B)(9)

王芳霞事迹简介

王芳霞,女,汉族,1973年5月生,永寿县仪井镇中心小学一级语文教师。2014年9月被评为“咸阳最美乡村教师”;2015年4月获得“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2年8月,王芳霞成为一名乡聘代理教师,当时,学校环境十分艰苦,收入微薄且没有保障,但她热爱三尺讲台,更忘不了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顶着各种压力毅然走上岗位。下雨天,她和孩子们蜷缩在不漏雨的角落照旧上课,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她和其他老师带领学生挖药材、捡塑料纸等来贴补学校拮据的经费。由于长期在基层一线忙于教育教学工作,王芳霞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双腿关节就钻心的疼,2004年王芳霞不慎摔伤,后股骨头骨折,不得不坐上轮椅,病情稍有缓解她就带病上岗,上下课,学生们自发地扶她抬她;上卫生间,同事们就是她的“拐杖”,简陋的教室里经常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她为孩子们开通了“QQ亲情热线”、亲情微信群,为孩子和家长沟通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多年来,王芳霞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走在前列,所带班级成绩优秀,屡屡受表奖,成绩名列全县前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芳霞同志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她身残志坚站讲台,心系学生讲奉献,彰显了坚定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是基层教育战线上的优秀代表。其事迹被陕西工人报、咸阳日报、咸阳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B)(9)

刘群事迹简介

刘群,女,汉族,1972年4月生,泾阳县云阳镇中街村一组村民。2014年被授予泾阳县“十大好人”称号。

2008年5月,丈夫王战突感身体不适,浑身乏力,反复出现浑身疼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灾难突如其来,刘群强忍悲痛,劝慰丈夫坚强面对,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在西安住院的大半年时间,她照顾丈夫无微不至,任劳任怨。出院后两年多时间,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料理家务,并抽挤时间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坚持每周到医院为丈夫进行2—3次透析。2011年,刘群听大夫说尿毒症病人可以通过换肾来延续生命,于是,她瞒着家人到医院做了配型和化验,结果配型成功。2011年12月,刘群和丈夫王战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完成肾移植,将丈夫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我一生中要感谢两个女人,第一个是母亲,她生我养我,第二个是老婆,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术后,王战拉着妻子的手满含热泪说。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王战日渐康复,欢声笑语重回庭院,生活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宁静。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刘群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但她面对灾难、直面苦难的那份坚定和执着让人感动,珍爱亲情,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美德!(B)(9)

康娟粉事迹简介

康娟粉,女,汉族,1981年9月生,兴平市丰仪镇水道口村村民。2014年被兴平市委、市政府评为“最美兴平人”。

2011年4月,婆婆刘凤琴不慎摔倒,致右腿髌骨骨折,虽经多方医治但最终还是落下残疾,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康娟粉便勇敢地挑起照顾家庭和婆婆日常生活的重担,为了方便照顾婆婆,康娟粉在婆婆床边专门为自己支了一张小床,和婆婆住到了一个屋里,洗衣做饭、端茶喂水、按摩擦洗,悉心照料。2012年,弟媳妇夫妻俩商量着想一同南下广东打工,但放心不下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才4个月大。身为长嫂的康娟粉知道情况后,就主动提出将两个孩子接过来由自己照顾,让弟媳妇二人安心外出务工。五年来,她屋里屋外、田里家里“一把手”,既要照顾好婆婆,又要料理家务经管地里的庄稼,还得管理好几个孩子,经常忙得腰酸腿疼。夏天温度太高,她担心婆婆会生褥疮,就为老人安装了一部空调。几年来,康娟粉照顾瘫痪婆婆无微不至,视弟媳的一双儿女如同己出,疼爱有加,给孩子梳辫子,买花鞋,辅导功课,承担了一个母亲应该承担的全部义务,孝行远播、感动乡邻,许多乡亲都说:“娟粉这媳妇孝顺,是个大好人!”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善良淳朴的康娟粉用五年的坚守和付出,演绎了一幕人间真情,谱写了一曲百善孝为先的动人乐章。(B)(9)

汪涛事迹简介

汪涛,男,汉族,1996年1月生,淳化县车坞巴村村民,淳化中学高二学生。

汪涛自幼家境贫寒,两岁时母亲离世,他与父亲相依为命,艰难生活。2001年,汪涛还未满6岁,厄运再次降临他头上,父亲罹患重病,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稚嫩的双肩上。年少要强的他为了能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父亲准备一天的饭食,收拾屋子、料理完家务后才急匆匆赶到学校。2014年春节前夕,父亲再次病倒住院,他始终陪护在医院,给父亲喂药喂饭、端屎接尿,悉心照顾、无微不至。同年8月份,开学在即,父亲罹患肠梗阻,再次住院,汪涛向老师请了长假,在医院精心陪护,寸步不离,他害怕老人想不开就变着法儿陪父亲聊天、开导父亲坚强面对,待父亲康复出院后,他才返回校园继续学业。苦孩子早当家。现在,炒菜擀面、发面蒸馒头,洗衣晾被、收拾屋子等家务事对汪涛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他自强不息,逆境奋争,不但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男子汉,更以优异学习成绩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多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员”等称号。

父子亲情,不离不弃,血浓于水。当命运的风雨来袭时,汪涛没有退缩,不抛弃不放弃,风雨兼程,毅然扛起生活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美德!(B)(9)

万小龙、吴拴军事迹简介

万小龙,男,汉族,1965年2月生;吴拴军,男,汉族,1974年5月生,两人均为旬邑县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驾驶员。

2016年4月30日下午3时,万小龙、吴拴军两人像往常一样驾驶101路和102路公交车行驶在规定的公交线路上,途经小塔村时,突然听到不远处河道内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救命呀、救命呀!有人被水冲走了!”万小龙、吴拴军闻讯后,不约而同停下车辆,立即向出事地点冲去。跑到河边,发现一位老人正在河水中挣扎,他的老伴儿在岸上大声哭喊呼救,情况万分危急。二人略微观察了一下地形,便手拉手搭成人梯,吴拴军在岸边拉着万小龙,万小龙身体下倾,向落水的老人大声呼喊并奋力抓住老人的手,两人相互配合,合力把浑身湿透、全身颤抖的老人拖拽上岸。闻讯赶来的村民迅速参与救援,众人一道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在确认老人并无大碍后,万小龙、吴拴军悄然离去,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若不是万师傅和吴师傅舍命救我,我早就没命了!”5月5日一大早,获救的杜关民老人与家人赶到旬邑县公交公司,几经询问和打听,终于找到两位好心司机,当面对两位救命恩人表达了谢意,并将一面“挺身救命义举感人”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万小龙、吴拴军手中。

路遇险情,挺身而出。万小龙、吴拴军两位司机师傅在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危险的关键时刻仗义伸援手,救人于危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基层交通战线干部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风貌。(B)(9)

新闻推荐

病魔无情 人间有爱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爱心无价,情满纺校!按照往常的惯例,当领完通知书后,咸阳纺机学校同学们就可以回家过一个快乐、幸福的假期了,可一位可爱的同学正在遭遇着巨大的不幸,却牵动着咸阳纺机学校全体师生的心...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咸阳好人榜”2016年5月份上榜好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