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温馨隽永,源远流长;青年,以其最敏感的触角,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散文也就更有味道。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和西安智德通集团联办的“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启动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引发了相当的热度,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散文作家积极热情地投稿,用隽永的文字感谢生活的点点馈赠,有散文作家说:“此次散文大赛给了我们一个抒发自己的机会,也让我能在浮躁的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一个栖息的空间。”
活动启动一个月以来,每天打开征文专用的投稿邮箱,都会看到新的参赛稿件,参赛作者有在校大学生,远赴重洋的留学生,也有年轻的公务员、军人、职员。迄今已经收到700多篇题材各异、风格多样的散文作品,现已择优刊登了20余篇。这些作品中,有本地作者笔下深情描写西安的《羊肉泡馍恒久远》《漫步文艺路》,有去年刚去外地读书的大学生从全新的游子角度书写西安城墙的《城墙纪行》,而《西雅图的西安小吃店》则是一名远赴美国西雅图读书的留学生,描述自己在大洋彼岸吃到的带着乡愁的凉皮和肉夹馍。作为一次全国性征文活动,这次征文还收到了大量全国各地青年作者的参赛作品,有的在《芙蓉街里的春天》里写济南芙蓉街、有的在《一座庄园的优雅倾诉》中记录了自己远赴湘鄂交界羊楼洞的足迹,在《天井,记忆中的一抹蓝天》中,作者则回忆书写了自己在江南民居的天井中成长的历程……
参赛的青年散文作品里,有城市角落的细节、有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生活,有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深远思考,字里行间,有身边,也有远方,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作品中浓郁的青春气息,恰如一篇参赛作品的题目《我们离苍老那么远》。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与远方。将心中涌动的美好诗意付诸笔端,这对青年散文作家来说,是一次愉快的体验。智德通公司董事长王延安说:“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希望能通过赛事来引导广大文学青年深入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讴歌人民的好散文,特别是写出陕西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新常态、新作为、新成就、新面貌的好散文。”
记者 张静
新闻推荐
王晋瑄(西安市铁一中高二)直到今天早上,我带牙套已经快三年了。在我很小的时候,长出的乳牙小小的,白白的,像一颗颗小巧的珍珠,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地排列在嘴里,一咧嘴笑,它们就一颗颗乖巧地亮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