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叶红(中)正在和同事讨论案件记者 窦翊明 摄
在全国侦监业务竞赛中,来自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赵叶红获得了“全国优秀侦查监督检察官”等称号。然而,谁能想到这位优秀的检察官只是中专学历,通过十余年的自学法律,她成为敢于担当、守护正义的“铿锵玫瑰”。
从业余到专业的华丽蜕变
2010年,在第二届全国侦监业务竞赛中,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赵叶红,以第11名的成绩获得“全国优秀侦查监督检察官”称号和“全国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提名奖,这是陕西省检察系统在高检院业务竞赛中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然而,这位优秀的检察官原本只有中专学历,在水利部门工作了十三载的她,是通过自学法律才拿到的本科学历。赵叶红告诉记者,“在竞赛前的逐级选拔中,我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确定为代表陕西的参赛选手。
赵叶红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顽强斗志。离竞赛还有五个月时间,她把时间进行了科学安排:“我白天照常上班,但早上早来半小时,中午少睡半小时,晚上晚走半小时,一天强化记忆一个半小时,5个月研读了包括《刑法理论》《刑法分则》在内的数百万字资料。”赵叶红说。
在她的影响下,未央区检察院兴起了学习研究之风,先后有4人代表陕西参加了最高检各条线业务竞赛,列陕西基层检察院第一。她所在的科室先后涌现出一批全省、全市业务能手。
不枉不纵坚守公平正义
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第一道防线,不枉不纵才能实现公平正义。
2009年5月,公安机关批捕了一起抢夺案。按材料批捕似乎没有问题,提审时嫌疑人肖某却告诉赵叶红,自己是为了逃离传销组织才抢钱的。这一情况对案件定性至关重要,赵叶红立即核实证据,还专门调取了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从中判别真伪。经过调查,最终弄清事实:肖某被同乡以考察生意为名,骗入传销组织无法脱身,不得已想出一条“苦肉计”。谎称要到银行取钱交纳“入门费”,获得了团伙的信任。取钱时,肖某趁前面顾客不备,一把将其手中的现金抢走,跑出几步以后,突然下跪,央求追上来的顾客替其报警,最终得以脱身。案子真相大白,未央区检察院认定肖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决定不予批捕。
从此,赵叶红被公安干警称为“爱较真的检察官”。
伸张正义路上的侠骨柔情
2009年11月,一位名叫楚楚的姑娘引起了赵叶红的注意。在办理一起审查逮捕案件时,赵叶红发现,楚楚的母亲早在三年前便已过世,父亲又被他人杀害。虽然凶手最终得到惩处,可这个无辜的孩子无家可归。
谁来关爱这个可怜的孩子?“我必须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打定主意后,赵叶红从给这个孩子寻找住处开始,尽量提供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的一切。在赵叶红的积极奔走下,楚楚得到了来自未央区民政、妇联、团委、教育等多个部门的对口帮助,走出了生活困境,也走出了心理阴影。
受楚楚这一案例的启发,从2011年起,未央检察院开始试行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捕、诉、监、防一体化机制。检察院与区级各部门合作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帮教工作,在企业、社区中建立了21个关护基地,集中帮教涉罪未成年人。从2012年起,未央区检察院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办公室,赵叶红被任命为主任,现在,已有20多名未成年人受益。
始终如一的执着、一点一滴的付出,赵叶红实践着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高尚品质。2010年,她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优秀侦查监督检察官”称号、荣获省检察院二等功,2012年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最美青年检察官”称号,2014年获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等功。2014年12月,她的荣誉簿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记者宋洁 实习生魏祎晨
新闻推荐
本报2016高校招生咨询会暨志愿填报讲座活动圆满落幕 高考志愿咋填报 听完讲座心里有了底
“我们是专门从榆林赶来听讲座的,之前就听过《西安晚报》办的公益讲座,收获很大,现在孩子的估分大概出来了,就更想听听专家的讲解了。”“已经没有票了,我拿个凳子坐在门口旁听行吗?”“没有座位,我...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