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阳台就是经金山老人的工作室,那些精美的竹扎作品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记者 杨力 摄)
竹器和中国人的生活一直紧密相连,直到今日竹藤制品也没有远离。其中,特别的一种工艺,竹扎技艺却鲜为人知。让我们跟随年过古稀却一直寻求突破的传承人,感受这门特殊非遗技艺魅力所在。
竹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到了殷商时期竹藤纹样成为一种特定修饰出现在陶器上,春秋战国时代竹编工艺进入全方位发展期……历史悠长,竹声依旧。一种融合木工榫卯和竹子弯曲工艺的竹扎技艺,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其传承人经金山,十几年来在孤独中坚守,73岁的他“依然在路上”,不停地尝试、寻觅,想找到竹扎在这个时代最适合的融合方向。让这门技艺再现繁荣,是他一直以来未曾改变的夙愿。
家传+“跨界”造就一门绝技
戴一副眼镜,表情坚定,语速很快。73岁的经金山老人是竹扎技艺传承人。家传的技艺,加上年轻时丰富的“跨界”经历,造就了一双巧手和大胆的思路,在细成线的竹世界里任意驰骋。
阳台上的简陋工作室一角,一只蝈蝈在笼子里大声地叫着。“我们河南老家附近就有竹林,我9岁回去时爷爷就给我做蝈蝈笼子抓蝈蝈,竹扎是祖祖辈辈都会的。”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经金山家里最多的竹扎还是蝈蝈笼子,这也是他最多尝试的种类。“2007年我做了个鸟巢形状的蝈蝈笼子,然后上了央视晨间读报新闻。”经金山笑着提起这件事,之后他做出很多上了新闻的作品,比如钟楼、大雁塔、天安门、陕西八大怪……只要想到、有照片有构图,就可以做出来。这样的技艺练成除了家传,也和他年轻时不停跨界的经验有关。
父亲十二三岁从老家到西安,投奔到竹笆市当学徒,后来当了木工。经金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竹扎,把它当成业余爱好。工作也靠一双巧手,在安装公司干了10年,然后当通风工,最后在省测绘局当钣金工。经金山津津乐道几十年前被亲戚朋友竞相邀请,做有趣东西的巧手岁月。“我做过炼钢炉、把汽车头改成快餐车、儿童公园里12属相的碰碰车、兴庆宫公园里给孩子玩的水上飞机……”最有趣的经历是在张艺谋和巩利主演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里做道具。
经金山说当时脑子里装的东西特别多。到了2000年,57岁的他有一次去西仓,“看到卖的蝈蝈笼子,没我做得好。”回来就开始动手,他怎么也想不到,儿时的竹扎成了他日后生活的“主角”。
73岁依然在琢磨如何创新
和常见的竹编技艺不同,竹扎技艺大量用到竹子最细的枝节,根据造型楔扎成型。“弯曲”是经金山处理竹条的特殊技艺,可以塑造人物表情和动物。
阳台上狭小的工作间,记者见到打磨、切割、打孔等小器械,还有大大小小的刀叉。竹扎制作流程并不复杂,选材、加热弯曲、穿孔、铆竹、组接、打磨、涂色……可每创新一个新作品,都是一次全新考验。例如钟楼竹扎3天完工。“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在网上找钟楼的照片,没有俯视的全景图”,于是经金山上了两趟鼓楼,把钟楼结构尽收眼底,然后画出结构图。
要先做一个横平竖直的底座,在四面各是10厘米长的上下“横梁”上打满孔,孔和孔的间距只有0.5厘米,再把细如线的笤竹丝垂直插满连接。始终要间距一致、竹丝垂直,一个孔错了竹丝歪了,整件报废。他就打一道孔穿一根竹丝,垂直再继续。在经金山看来,这其实是简单的,最难的是确定作品尺寸。
“做多大,怎样比例最好看”。他说钟楼竹扎他2个月内一直做到第9个才完工。要考虑底座大小、钟楼层之间的间距……他按实物比例做出来不行,底座大也不好看。最后试到10厘米底座才最美观。
将竹条竹丝在酒精灯下加热弯曲成不同角度,竹子的韧性在这里极大地发挥出来。戴着耳环扎着马尾的姑娘形象、拎着竹篮的圆脸老婆婆、马踏飞燕腾空飞起的动态……“弯曲”给了作品更多可能性,他一个人物作品最多用了15个“竹圆”。
“我就想做不一样的东西,想让竹扎走进人们的生活。”蝈蝈笼子、古建筑、动物、人物、民俗,他甚至用一年做了复杂庞大的“古灞河桥墩”作品……十几年一路走来,2013年竹扎技艺成为省级非遗项目,获奖很多,也有作品被收藏。可他的愿望似乎仍未实现,经金山憋着一口气:“我还要再尝试新的类型作品。”73岁的他对竹扎情结依旧,如今他已经走进中学的第二课堂给孩子们教起了竹扎。“孩子们对它兴趣挺大,竹扎还是有希望传承下去的。”
新闻推荐
听乡音 叙乡情 解乡愁 谋发展 英国陕西同乡会、商会在伦敦成立
■记者张杨6月1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英国陕西同乡会、商会成立庆祝大会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介会在伦敦唐人街“中国站”(ChinaExchange)隆重举行。包括来自国内的陕西省侨联、西安...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