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激增,拥堵问题刻不容缓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昨日本报和交警部门联合倡议,市民每周少开一天车。倡议发出后,在得到市民各方建言后,记者又选择商场、超市、停车场、工业区、社区等地,发放了100份问卷,围绕“西安缓堵保畅您会每周少开一天车吗”的话题展开调查。
调查对象中答“愿意”的共76人;回答“不愿意”的共13人,其余11人的回答模棱两可,表示自己随大流,别人能做到,自己就能做到。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市民对“每周少开一天车”的倡议持认可态度,还有人明确提出建议,希望更多人“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和地铁”“公司同事一起外出时,几个人同坐一部车,减少用车频率和数量”。
吐槽:有车变成亚健康
赵女士几年前就买了私家车,有车后出行确实方便了,但几年下来身体也呈现了亚健康状态。
赵女士在一家不错的单位上班,每天早晨开车去单位,一坐就是一天,晚上再开车回家。赵女士说,很多像她这样的上班族基本没有时间运动,时间长了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去年她买了一辆自行车,上下班时尽量骑车出行,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希望更多的人加入骑行队伍,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大家的健康。”
在新城区政府部门工作的王先生最近一年身体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一切他归功于步行上班。王先生坦言:“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锻炼身体,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公车改革后,我从去年4月份开始,只要天气好,每天坚持骑公共自行车4公里,再步行2公里到单位,需要40分钟至50分钟,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其实,说白了,现在路上这么堵,每天上下班开车也要1个小时左右才能到家,还不如改为骑自行车和步行上班快。”王先生说,其实只要不出远门,天气不错,骑车和步行的生活也很惬意。建议:公车带头少开一天
“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如果只是让私家车这么做的话,我想很难持续下去。希望能把公务车列入到倡议的范围内,要求按照尾数每周少开一天车,如果此举能推而广之的话,那么,我想很多私家车都会参与进来。”公司白领李小姐建议,要确保公务车少开,应强化监督机制,比如,建立举报制度,如果公众发现公务车没有做到按尾数在那一天停开的话,就可以通过相关的途径举报。相关部门在查实之后可进行必要的惩处,对环境对交通的影响肯定也会相应减少。
在政府部门当公务员的刘先生对于公务车要按尾数“每周少开一天车”的倡议,他表示,在公车少开的带动下,私家车也可考虑按尾数少开,在全社会形成少开车的良好氛围。公车率先带头,3公里之内的公务行为尽量不开车,建议政府部门配备一些“公务自行车”,因公外出时可考虑“公务自行车”或者乘坐公交出行,少添一点堵,大家一起努力,绿色出行。
观点:理念转变是治堵根本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小汽车不再是一件难事,但是我们道路里程基本没有扩展空间了。西安治理拥堵的根本之策究竟是什么呢?西安交警部门认为,理念转变是西安治理拥堵的根本之策。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刘军告诉记者,西安想要缓解拥堵,需要紧密围绕“西安市机动车突破250万辆”这个时间节点,推广“2+5=0”的交通管理新理念,即:倡导两种出行方式,公交出行、绿色出行。树立五种交通意识,遵守标志标线意识、文明礼让意识、规范停车意识、快速通行意识、减少一人一车出行意识,最终实现城市交通零拥堵、市民出行零违章、交通事故零伤亡的目标。
在倡导公交出行和绿色出行两方面,要从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引导才是关键。比如明确城市快速路应该是公共交通的快速路,而不能成为小汽车的快速路;对城市道路的宽度以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宽度、车道数都应该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保证合理的路权分配等等。
本报记者谢斌
新闻推荐
食品安全知识宣讲进社区“大爷大妈,食品添加剂不仅不是啥坏东西,反而还是好东西……”昨天上午,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三级食药监管部门联动,前往华清学府城小区,给小区居民生动地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