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政协委员王丽丽:汗水泪水抗击非典 亲情温情终生难忘

来源:各界导报 2016-05-10 21:07   https://www.yybnet.net/

2003年5月10日,西安市第四医院护士芦小琴(左)在留验站度过了她44岁的生日,副院长王丽丽代表医院祝她生日快乐。陈团结 摄

王丽丽近照

王丽丽,女,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主任医师,曾任西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西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眼科微循环专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眼科杂志编委。曾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西安市优秀女性等荣誉称号,中华眼科学会奖获得者、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记者 张宏伟

5月7日晚,和全国大多数医护人员一样,王丽丽将微信的头像换成了黑丝带。

5月5日下午,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仲伟被25年前病人持刀砍成重伤,经过长达43小时抢救,最终还是在7日中午去世。

王丽丽很疑惑:医生是救死扶伤,延续病人生命的职业,可自身的生命却没有了保障,什么时候开始,医生和公众的距离变得那么遥远?

回忆自己30年的职业生涯,有过很多难忘的日日夜夜,尤为让她记忆犹新的是,13年前的5月,正是中国全民抗击非典的月份,她和她的同事们一起,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在疫病、死亡的恐吓和挑衅面前,顽强坚守17天,最终战胜病毒也战胜了自己的那段往事:

凌晨急电 5小时宾馆改建临时医院

2003年非典肆虐之初,我时任西安第四医院副院长。5月5日凌晨4点接到院长电话,要求我立即赶到医院。我知道情况紧急,给家人打个招呼,立即出门。

2003年2月开始,广州市非典死亡病例不断增加,北京成为疫情重灾区,国内多个省份相继沦陷。一时间,全国各大城市开始抢购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医用口罩,甚至还有食用醋。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非典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卫生部开始每日公布一次疫情,非典被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

当时西安的疫情也非常严峻。

西安市第八(传染病)医院许荣放主任在诊治疑似非典病人后出现发烧症状,并于4月27日下午被确诊感染非典病毒。

5月4日晚,西安市防非指挥部决定,市八院所有医务人员全部撤离工作岗位接受隔离观察。指挥部决定由市四院牵头,将位于和平门外的胜利饭店改为留验站,为八院留验人员做医疗观察。

5日凌晨4时,四院院长、书记传达市上通知,要求当日必须要建立一个小型医院规模的留验站,留置八院所有医护人员。会上决定由我带队主持留验站日常工作,从医院设备、药剂、医护、控感、后勤等五个部门紧急抽调21人。由于四院并不是传染病医院,所以对医护人员还要进行防护培训。

好在胜利饭店是国营宾馆,按照市政府要求必须无条件接受。自5月5日0:30分接到命令起,5小时内腾出包括长包房在内的150间客房。我带队于7点到达后,按照要求新装6道隔离门,设置洁净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开辟了医务人员和留验人员两个专用通道,并对留验站150间客房进行全面消毒。到9点时,所有人员和设备全部到位,一层用于医院检验,2-5层都是留验人员的病房。最让胜利饭店称奇的是,我们专门拉来了一台X光机,改建了一个专门的暗房,因为每个人进留置都要拍片,拍完立即冲洗。

5月5日下午3时,第一批51名留验人员入住留验站,有医生,也有护士,有院长,也有书记。留验者要过五道关:登记、测体温、内科检查、血常规化验、透视,最后被领到楼上安排房间。

第一天我们一直折腾到凌晨一两点,还要接收家属送的衣物。留验者被完全隔离,不允许与家属见面,所有物品都是由四院医护人员代收后,“全副武装"后上楼送到留验者房间。

全副武装 全天候医护隔离留观医护

非常时期令众忧,

相互理解好战友,

共度难关齐努力,

胜利离开这栋楼。

5月8日,是西安第八医院医护人员被留验的第三天,八院的陈大夫病了,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四院护士小琴去看他,给他写下了这首诗。

俗话说“医者医人难自医",这话一点不假。

留验者、西安市八院一病科主任杨喜荣说:“刚进去的时候,思想压力有点大,我们原先是管病人的,突然被人当成病人来管;由一个惯于照顾病人的医生变成被人照顾的‘病人’,一时角色转换难以适应。几天下来,习惯了,想通了,配合留验站的工作,尽量别给人家添麻烦。"

为了缓解留验者的紧张情绪,四院特意给每个房间都放了鲜花,但鲜花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留验者中有位早孕的护士有先兆流产迹象,由于这位护士曾接触非典型肺炎患者,所以她不想留下这个孩子,情绪极为低落,四院医护一边进行血、尿检,同时请来了妇科主任会诊。

因为非典是前所未有的传染病,临床诊断的标准比较模糊,鉴别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的症状让医生压力很大。一位冯姓护士从留验伊始就出现发烧、咳嗽、肺部阴影等疑似非典症状。按照临床要求,一旦她的体温达到38度,就必须按疑似病例转至指定医院。但冯护士几天内体温总是在37.6-37.9度之间,王之昌医生认真比较不同时期的X光片,最后排除了“非典"的可能性。

垃圾如山 “十万火急"传真防非指挥部

八院的医护人员是留验者,穿着便装被留置在客房里,但不允许随意走动。我们四院的医护却身穿三套防护服,戴着两层口罩。因为面对的不是真正的病人,所以我们干的不是打针、喂药、治疗的工作,除了正常的消毒、检查、化验之外,还要轮流担负为91位留验人员送饭、打扫卫生。而胜利饭店没有电梯,这就意味着每天要抬着饭菜上楼、背着20公斤的消毒桶消毒,而且每天都有20多大袋垃圾要背下楼。

最初大家都忙于检查登记工作,忽略了垃圾问题,两天后,日渐增多的垃圾堆积如山。在5月初夏的气温中,如果留验者中真的有非典感染者,这堆垃圾无疑是一个危险传染源。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多次找了环保和饭店经理,答复都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于是在报告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十万火急",传真给西安市防非指挥部,市上立即安排环保专门来运垃圾。

隔窗遥望 5楼约会女友大街谈恋爱

一次,年届50的副主任医师王之昌身着三层医护服,口戴双层口罩,背着20斤重的消毒液上5楼,当爬到4楼缓冲区时,胸闷气憋双腿似乎已经无法控制,他把消毒液往地上一放,几步冲到窗口,一手扒开窗户,一手扯掉口罩,冲着外面大口大口地呼吸。

于是,在五楼设置了一个医护人员休息室。

没想到,这间休息室不仅是四院医护人员歇息的地方,也成了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宝地,只是既不能花前月下,也不能卿卿我我,而是隔着近百米的距离。

医生小樊毕业于1994年,2003年非典时期是研究生在读最后一学期,热恋之中的他突然被抽调到留验站。有一天,小樊发现五楼休息室小房子窗口,可以无障碍地看到街道对面的14路公交车和平门站,已多日不见女友的他灵机一动,给女友打电话约了时间“见面"。没想到电话被被一个同事听到,大家伙儿都吵嚷着要去围观。

第二天,女友按时来到14路公交车站牌下,仰头望去,胜利饭店5楼打开的窗户里,拥挤着七、八个白色防护服,根本无法辨别哪个是自己的男友。姑娘正在疑惑时,楼上一个人举起右手挥舞,姑娘举手回应,楼上所有人一起向她挥舞右手,楼上那人挥舞双手示意,左右“防护服"马上也变右手为双手。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世界上最遥远距离的爱情。

亲人支持

公婆代表全家写信慰问

5月11日,隔着隔离护栏,护士长朱晓慧从玻璃门下递进来一封信,这是皮肤科孙西英的公公代表公婆和孩子写给她的一封家书:

西英:你好!听说你去执行抗“非典"的任务,全家谨对你表示亲切的慰问。这次抗“非典"事关人民生命安全,意义十分重大,对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你能去抗非典前线,这是医院党政领导对你的信任,你身上的担子是非常重的,我和你妈还有格格(注:孙西英女儿)希望你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病人。在工作中要严格地按规范操作,认真负责地对待病人。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全家人等待你平安回家,胜利归来!

望:保重关爱自己!

爸、妈、格格同嘱

2003.5.10

苍劲有力的小楷,笔画间印透出老人和孩子殷切的希望,简练而持重的语句浸满家人深切的嘱托。

当然,也并非所有医护人员的家人带来的都是鼓励。

医院放射室主任魏尚彬负责X光拍片工作。因为老魏被调往留验站工作,女儿所在的学校唯恐感染病毒,便对孩子提出进行监控的要求,女儿哭着在电话里告诉了老魏,让老魏一时感到了压力。经过医院与学校充分沟通,最终打消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顾虑。

讲述完这几则抗击非典时期的往事,王丽丽说:“虽说从结果上来看,那一次留验的91位医务人员没有一人感染非典,留验站并没有什么危险。但在当时对非典发展现状趋势无法判断,对密切接触者被感染可能性无法预见的情况下,我们与留验人员这一高危人群零距离接触,谁都无法排除被感染的可能性。人生的最大考验,莫过于直面生与死的抉择。这次留验站17天的工作经历,在生命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我们能为顺利、自信地走过这17天而骄傲,这17天将成为我们此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新闻推荐

文明互鉴增友谊 交流合作促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陕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在古都西安举行,沿线国家“取经"文化遗产保护记者李鹏摄□记者...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政协委员王丽丽:汗水泪水抗击非典 亲情温情终生难忘)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