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建议:加快立法遏制校园暴力
□ 记者 原登荣
脱衣拍照、辱骂殴打……曾几何时,宁静的学校内暴力事件突然多了起来。而每一次,大量的施暴图片和视频都让人不忍直视,手段之残忍不断挑战着人们的底线。那么,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杜绝校园暴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校园暴力频发不可忽视
这几天,山西运城被同学围殴致死的15岁男孩张超凡下葬、山东一16岁中学生被同学欺凌而跳楼、河北8岁孩子被11名学生围殴致死……这一系列学校暴力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在西安也存在着校园暴力事件。
2016年年初的一天夜里,在西安一所技校读一年级的16岁少女婷婷在学校被人扒光了衣服。
据婷婷介绍,事发于晚上九点半左右,她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让自己下楼拿东西。后来她就在舍友陪同下了楼。可一下楼,几个戴口罩的男的就围了过来,并赶走了她的同学。
正当他们想进一步猥亵婷婷时,有人喊老师来了,这伙人才一哄而散。
婷婷的父亲李师傅说:“现在我女儿每天都蜷缩在床上,不肯下楼,都这么长时间了,真怕出啥事,家里都不能离人。"
校园欺凌 事出何因?
就此类事件,记者采访了西安东郊某中学初中部的贾老师。据贾老师反映,在该学校,基本每个学期都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
贾老师告诉记者:“初二、初三成人感较强的孩子,会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找朋友或校外人员进行报复。"
蒲城县中学的李老师则表示,现在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一听到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就会怂恿孩子报复,甚至会找人出头。“我们学校因为琐事而发生的流血冲突每年都会发生几起。"
西安刘瑶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刘瑶认为:“校园暴力频发,我认为一定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过度溺爱会导致孩子自私,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
西安市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国琪表示,法制教育以及法律知识的普及在一些学校成为盲区,有的学校过分强调应试教育,使施暴者形如法盲,不知自己的行为在犯罪,也不知违法行为会给家庭、社会和自身造成严重后果。
尽快立法遏制校园暴力
青少年阶段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和思想行为准则。
如何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给青少年带来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此,刘瑶建议,社会要加强正面引导,主流媒体应多报道正能量新闻,严格限制带有暴力血腥的视频、漫画、书籍进入青少年视野。
“此外,家长应给孩子树立榜样,经常与其沟通,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懂得关爱他人。学校是孩子德、智、体、美健全发展的重要场所,更应该以育人为本,注重人格培养。"刘瑶表示。
省政协委员雷西萍表示,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要对预防、制止暴力犯罪,安抚受害者等方面进行规定,让校园反暴力、反欺凌有法可依。
雷西萍建议:“学校应当加强安保力量,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防止不法分子随意进入校园。其次,要让老师和学生提高警惕,发现不法分子,立即报警。学校还可以安装摄像头,记录事实真相,有利于及时破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霄霄)5月10日,省慈善协会与陕西省广电同方数字电视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建立“陕西广电同方慈善扶贫基金",“陕西广电同方扶贫一路行慈善基金"暨广电慈善志愿...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