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满淑涵
“地域文化丰厚,但影响十分有限;局部地区繁荣,周边村落还依然凋敝。"在5月25日举行的省政协“陕西古村落保护利用"月度协商座谈会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祁嘉华放映的一组幻灯片让与会人员心头一颤:城内残垣断壁,城外荒草萋萋,一派寥落荒凉景象。
祁嘉华一边切换画面一边介绍情况:“这就是吴堡县千年石头城,荒芜的废墟里只有一对老夫妻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它在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以形成这样的反差?祁嘉华认为,陕北地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利用还停留在十分狭窄的范围内。“文庙遗址、‘文武官员军民至此下马’石碑、东西两排30多孔出檐的厦窑和依然屹立的城墙,都勾勒出石头城当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不凡历史。"但遗址研究的价值在哪里体现?“问题研究不深入,更别谈深入人心。"
“大家可以看看这组数据。"省民盟文化委员会委员、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静把调研中获取的汇报材料截图标记展示,“从三原县柏社古村落保护利用进展可以看出,大量资金铺到了修复、改建、提升项目中。"她认为,古村落保护利用不单是建筑改造、功能提升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实质应是延续、创造与传承古村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况且如今民间工匠大多改行,具备专业技能的木工泥工也严重短缺,这就需要文物保护、施工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历史村镇保护的行业指导。"
“我建议,一些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要立即启动‘三图’‘三录’。"省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记者站站长黄立新进一步解释说,要绘制建筑物平立剖详图、村落布局详图、古民居工艺详图,并对古民居、非遗传承人及其技艺、标志性树木、器物录影录像。“还可以以奖代补方式,动员建筑、工艺美术、城市管理的在校学生、志愿者来充实‘三图’‘三录’人力资源。"
这条建议马上引起省住建厅厅长杨冠军关注。他表示,下一步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积极调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着力解决人才、资金、技术等问题。
“还要避免在保护利用实践中,让假文化冲掉了真文化。"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强调,把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切忌盲目引进商业载体。“挖掘文化内涵,激活特色产业,让村民‘离土不离乡’。"
近三个小时的座谈协商让大家意犹未尽。“选题很好,调研很深,建议很实。"出席座谈会的副省长庄长兴一一记下专家委员的建议要点,“会后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认真研究,积极作为,借鉴兄弟省区市经验,争取在‘十三五’期间使陕西省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再上台阶。"
“时间有限,只能捡重要的说。"接到参加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邀请,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党支部书记雷百荣难抑激动之情。他告诉记者,来西安参会前系统梳理了数据资料,希望能为相关决策提供基础依据。“高规格、高水平,独到的见解也为古村落保护利用基层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期,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西安轨道交通学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位居陕西省高职院校前列。根据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西安轨道交通学校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