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易俗社卢沟桥事变前夕赴北平演出

来源:各界导报 2016-05-27 21:06   https://www.yybnet.net/

应宋哲元将军之邀

易俗社名演员耿善民在《还我河山》中扮演岳飞

为鼓舞士气,1937年5月,宋哲元将军派人到西安邀请易俗社赴北平演出。该社义不容辞,慨然应允。易俗社此次在北平的演出,真可谓一炮打响走红。尤其《山河破碎》《还我河山》两剧,令北平军民耳目为之一新。北平《全民报》刊文评论说:“观众之多,足无隙地,无票遭拒于门外者大有人在,观众欢迎的情绪,诚为仅见……"并认为“此剧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的觉悟,震聋发聩,立懦警顽,实对现时之中国当局,下一针砭。"

□封五昌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侵华日军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挑衅性的夜间军事演习。当时驻防平津一带的中国军队是宋哲元将军指挥下的二十九军,它是由原西北军改编的,广大官兵的抗日情绪十分高昂。

为鼓舞士气,1937年5月,宋哲元将军派人到西安邀请易俗社赴北平演出。该社义不容辞,慨然应允。并经研究决定由甲、乙两班合组庞大、整齐之演出阵容,包括生角耿善民、徐抚民、王秉中、郭朝中、杨令俗、康顿易,旦角王天民、黄执中、高符中、袁乃中,净角李可易,丑角马平民、汤涤俗等,共百余人,由副社长耿古澄、训育主任封至模担任领队。

易俗社此次赴北平演出的核心人物是戏剧家封至模先生。上世纪20年代初,封先生就读于北京国立艺专期间,即与话剧界先驱李健吾、陈大悲同台演出,以男饰女,名噪燕京;还参加了齐如山、余叔岩、梅兰芳组织的国剧(京剧)社,并与梅、程、荀、尚四大名旦,以及杨葆森、于连泉、徐碧云等名家交往甚密,在京演出,曾红极一时。1931年,先生加入易俗社,担任训育主任,负责评议、编剧等工作。“九一八"事变之后,封先生即编写了以岳飞、韩世忠抗金为题材、富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秦腔历史新剧《山河破碎》及其姊妹篇《还我河山》等,以激励国人,唤起民众。此次出发前,封先生又对上述两剧认真进行了改编、加工。

6月6日,易俗社演出队到达北平,6月8日,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封至模致词,介绍易俗社概况和此次来北平演出宗旨。北平新闻界及戏剧界名流汪侠公、翁偶虹、吴幻荪等数十人出席。从6月9日起,易俗社先在怀仁堂演出,招待政府、文化、教育、新闻、军队各界人士。11日起分别到南苑、西苑、北苑、黄寺等处演出劳军。

易俗社此次在北平的演出,真可谓一炮打响走红。尤其秦腔《山河破碎》《还我河山》两剧,以其剧情动人、服装崭新、阵容宏大,令北平军民耳目为之一新。整个表演、开打,都由封先生与唐虎臣教练设计排练,严整不紊,真是看着阵势惊人。演出后有文评论:“剧本的爱国性,抗日反投降的喻情教意,演出阵容的宏大壮观,看得出封至模先生的艺术匠心,爱国热忱。看了陕西易俗社的演出,京朝派可以效法,看你们的路子对,还是易俗社的路子对!"6月17日,北平《全民报》刊文评论说:“观众之多,足无隙地,无票遭拒于门外者大有人在,观众欢迎的情绪,诚为仅见……"并认为“此剧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的觉悟,震聋发聩,立懦警顽,实对现时之中国当局,下一针砭。方今举国民众,抗敌殷切,故亦极欢迎此抗战救国主义之民族佳剧也。"

另外,该报还发表君萍的评论文章,指出在演出方面,“易俗社是一个整体,全场角色都为剧情剧义而发挥、而牺牲,一种团结精神、努力精神,是现代京剧派艺人所应效法的。"《山河破碎》一剧中杨令俗、王秉中饰演前后本之韩世忠,王天民饰演之梁红玉,李可易饰演之金兀术,北平《京报》都先后发表专文评介。还有的演员得了“活岳飞"(耿善民)、“活秦桧"(车裕民)之美誉。可见两剧在北平演出所引起反响之强烈!

易俗社在北平演出20多天后,局势日见紧张,不少朋友规劝封先生尽快率队归陕,但他始终镇定自若,继续组织大家认真演好每场戏。就在“七七"事变的当天,他还在《京报》发表文章,介绍自己编写《山》《还》两剧的意图:“文学是时代的反映,戏剧是大众意识的表征,在家破国亡的时候,是冲锋破敌的号角。……两剧算不得如何的剧本,……唯一的希望,是不要把它当作过去的历史看,……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到了被外族侵略,国将不国的时候,总有几个或大或小的汉奸,媚外卖国为人奴役……或将国土,拱手送人"。“李纲一力主战而被谪,岳飞以恢复自任而遭害,韩世忠、梁红玉功勋盖世而至退休,……观此而不扼腕而叹、奋臂而起是无人心也。……再回观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华民族,现在国人的民族意识,是否与南宋相若?!我们只有大声呐喊着:‘山河破碎’了!‘还我河山’吧!"充分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和凛然正气。

当晚,日本侵略军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由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国家民族濒临危难,加之北平戒严,无法演出。7月8日,易俗社全体演职人员在隆隆炮声中,乘坐最后一班火车,告别北平,载誉返陕。

还值得一提的是,易俗社的此次赴北平演出,尽管当时战事吃紧,演出繁忙,但封至模先生为了使演员能学习借鉴到更多的京剧表演艺术,抓紧一切时间拜访在平的京剧名流,请齐如山、尚小云、荀慧生、李万春、马连良等人给易俗社师生讲授戏曲知识,指导身段表演、化装等,同时还组织师生到各戏院观摩学习。他带领易俗社师生到富连成社、中华戏校参观学习,互相交流经验,使师生们大开眼界。特别是易俗社和富连成社、中华戏校全体师生的合影照片,为中国戏剧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易俗社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的赴北平演出,为易俗社及秦腔艺术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值得书写的一笔。

新闻推荐

“六一”我来工地陪爸妈

安全知识比赛题我答对了爸爸,您辛苦了我为爸爸系好安全帽5月28日,有一群小朋友来到工地,与爸爸妈妈度过了一个特殊而快乐的“六一"节。这天,中铁七局西安站改扩建工程项目部工地的职...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易俗社卢沟桥事变前夕赴北平演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