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要像郭秀明那样“干大事”“送阳光” ——写在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作出向郭秀明同志学习决定十五周年之际

来源:铜川日报 2016-05-04 08:00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撰稿 李顺民

编者按:2001年4月25日,中纪委、中宣部、中组部等中央五部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郭秀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向郭秀明同志学习。在中央五部委《决定》发表15周年之际,陕西日报头版刊发李顺民同志的署名文章《要像郭秀明那样“干大事”“送阳光”》,现全文转载如下,希望对深化全市学习郭秀明活动,扎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不把共产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里,我死不瞑目。”这是共产党员郭秀明在入党转正申请书上对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他的毕生追求。

今年4月25日是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等5部委作出向郭秀明同志学习决定15周年。郭秀明生前是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用生命搏击贫困,积劳成疾,1999年3月20日,这头“老黄牛”没有“死在槽头上”,而是“死在了犁沟里”。2001年1月26日,郭秀明事迹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报道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向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郭秀明学习,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2001年3月24日,中共陕西省委作出向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学习的决定。4月25日,中组部、中宣部等5部委联合作出向郭秀明同志学习的决定,随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郭秀明先进事迹报告会,陕西掀起学习郭秀明的热潮,郭秀明事迹传遍神州大地。郭秀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党建方面涌现出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一个典型特别是一个重大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15年过去了,郭秀明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依然催人奋进,励人前行。

“干大事、送阳光”是郭秀明精神的核心。他放着“赤脚医生”不当,放着自己的小日子不过,拖着病身子不顾,毛遂自荐当起了劳心费神的村党支部书记,拿他的话说目的就是“干大事、送阳光”。人民把党的关怀比作阳光,阳光是需要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努力才能送到群众手里的。郭秀明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以“送阳光”为天职,以“干大事”为依托,把个人的平凡工作与党的理想宗旨紧密联系起来,这是何等的崇高境界。他所谓的“大事”就是带领村上群众脱贫致富,就是修路、建校、造林等这样的小事,但对群众来说都是大事,一样办不好都过不去。由于他干好了这些“大事”,群众就说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也才“实实离不开”这位“送阳光”的好书记。

郭秀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干部的要把群众当人看”。这既是他对党的宗旨的朴素理解,也是他的群众工作方法。既然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是“送阳光”的,那么我们就要真正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办事情、作决策与群众多商量,反映他们所思所盼,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享受到满意的成果,而不能当“救世主”,也不能包办代替。把群众当人看,郭秀明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村上修路、建校、造林等都与群众商量,让群众感受到这些事都是自己的事,自觉投劳、捐款,把一件又一件好事干成。村上小流域治理他贷款买了一台推土机,有人不理解,把他告了。当镇党委查清还他清白时,他能咽下委屈说:“大伙提意见是怕咱把事干不成,咱要感谢哩!”群众说郭书记的心胸跟他修的路一样宽阔。从此他更加注意遇事和群众商量,制定完善了议事制度和村规民约,设置了村务公开栏,让群众自己参与管理村上事务。大家心里亮堂,心情舒畅。

郭秀明提出要“美化环境,绿化荒山,为人民创建一个大规模的绿色银行”。当时村民穷得连肚子都吃不饱,我们不能完全说他的思想就那么超前,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从村上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制定了“林草打头、生态奔小康”的村“十五”规划。“没钱也要干大事”,他带头捐款买树苗,带头上山没黑没明地挖坑栽树,最后身体撑不住被人从山上架了下来。惠家沟村三年就做到宜林荒山荒坡绿化率100%,获“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称号。特别是1999年6月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当时在西安治病的郭秀明得知后非常兴奋,认为这些年村上发展的路子走对了,大发展的机遇来了,于是立马出院赶回村上,开会商讨制定了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研究申报小流域治理和绿化项目,使“绿色银行”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郭秀明常讲:“当干部不仅要吃苦,还要能吃亏。”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特殊私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组织给我们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岗位就是发挥作用的平台,职务就意味着要去吃亏、付出、奉献甚至牺牲,而不是要大捞一把。郭秀明一当村支部书记就把群众欠他的1700多元医药费欠条烧了,当时村干部仅有的每月40元补贴不领了,村上的招待费取消了。他为村上的事求爷爷告奶奶,受尽了作难,村上样样捐款他都带头,还为工作贴赔进去了几千元。1999年夏粮欠收,群众交农业税成了问题,村干部到医院找他商量。他当即从救命钱中拿出312元说:“这是我自己家应交的税款,你给大伙捎句话,大河无水小河干,让党员带个头,就说我说的,咱在党旗下宣誓时,把生命都交给了党,交几袋粮算个啥。”就这样,全村很快完成了农业税征收任务。当支书前,郭秀明家是好光景,8年下来“老郭拿这个支书给当穷了”。村干部看不下去,背着给他申请补助,他硬是赶到镇上把自己划掉了。

郭秀明是一杆亮铮铮的标杆,我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都要向他学习。当前,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精神不振,廉而不勤,严而慢为“不想干”;有些党员干部置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于不顾,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前怕老虎后怕狼,遇到问题绕道走“不敢干”;有些党员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对“五大发展理念”理解不深,对“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心中无数,缺乏创新勇气和实干劲头,又不调查研究、不接地气,没有好思路好举措“不会干”。这些表现与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郭秀明精神有很大差距。“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以党章为镜子,以郭秀明等先进典型为标杆,认真检查和解决好“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同时,按照省委要求,建立健全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个机制,为“不想干”的补钙加油,为“不敢干”的撑腰打气,为“不会干”的过方支招,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建设更高水平的“三个陕西”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牡丹华贵随春去 芍药盛开迎客来

观赏芍药的游人络绎不绝花团锦簇芍药花盛开的芍药堪比牡丹本报记者姜兴民摄影报道铜川牡丹园随着设施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周边地区有名的赏花之地。立夏前后,牡丹虽然带着雍容华贵的身影随着春天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花开有时创名无限2016-05-11 07:56
评论:(要像郭秀明那样“干大事”“送阳光” ——写在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作出向郭秀明同志学习决定十五周年之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