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冯友松
4月12日,汉阴县教体局38名干部职工分6个小组到涧池镇栋梁村开展***一户一法调查摸底工作。
六组龙柏芳一家3口人,龙柏芳身体多病,丈夫因病离世欠下许多债务,女儿正在上初三,一家人靠务农、低保和儿子在外务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帮扶组成员当即和龙柏芳交流制定脱贫计划,准备免费为她提供50只鸡苗,孩子上学的事也会想办法多方资助到上大学。龙柏芳流着眼泪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家庭的帮助,孩子也不会因没钱不念书了,我感到高兴!”
龙柏芳看重孩子读书,因为她明白,教育是脱贫的必然路径。“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强教”,进入脱贫攻坚年,汉阴县把教育扶贫作为斩断贫困链条和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根本途径。该县实施教育***工程,制定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运用综合手段和扎实有效的措施狠抓教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扶贫资助体系,从标准化学校建设、放心食堂建设、师资队伍配备、贫困家庭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等方面实施***。努力构建到村、户、人的教育***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惠及全县92个贫困村11285名贫困人口。
小钟的老家在汉阴县平梁镇石门寺村,8年前,父母因一氧化碳中毒双双离世,好心的叔父收养了她。去年7月,小钟考上西安石油大学,然而叔父家也很贫困,高昂的学杂费成了全家最大的经济负担。县资助中心的一张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舒展了她紧锁的眉头。经过申请、评定等环节,小钟获得了每学年6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同时资助中心还为小钟争取了5000元的资助项目。
近年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汉阴县教体局积极创新举措,努力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学生信用贷款评议制度》《贫困生信息采集和管理使用方法》《高中贫困助学金管理制度》《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办法》和学前一年免费、贫困家庭补贴及义务教育阶段资助等系列管理制度,使资助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
“现在好了,住在学校,吃饭都是免费,住宿也不要钱,条件比家里好多了,学习也有兴趣了,身体素质明显好多了,个子也长高了。”13岁的小吴同学就读于汉阴县南部最偏远的双坪中心小学,周内在学校住宿。父亲在他3岁时去世,随后母亲改嫁,奶奶身体残疾,现在小吴主要由同族的一个爷爷照看。由于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经济困难,小吴从上小学起一直在享受各种资助和优惠政策。
资助政策暖人心。汉阴县把教育扶贫作为“断穷根”的重要支撑。仅2015年,汉阴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资助贫困大学生和高中贫困生801人,金额达243.8万元。兑现学前一年免费补助7809人,补助金额470.4万元;补助贫困幼儿2210人,补助金额82.9万元;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7863人,补助金额达445.4万元;中职免学费687人,金额达51.52万元,发放助学金44.275万元;发放普通高中春秋两季助学金3232人次,金额达300.095万元。1842名贫困家庭大学生申领了生源地贷款1196.3万元。
新闻推荐
7月2日,西安爱心企业家肖芳牵线搭桥,联络西安交大校友一行20余人,到旬阳县白柳镇张坪完小开展扶贫帮困捐赠活动。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把运动服、运动鞋、书包、文具、水杯、课外书等爱心物品一一发给...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