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医院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庄严宣誓以为患者服务为己任。徐苗 摄
在医患关系这个问题上,从来都不缺少热门话题,而且新闻一波比一波更惊悚,更能吸引眼球。
就在最近,将医患关系置于风口浪尖的大事件便有3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之死、安徽男子术后右肾失踪事件,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的主任陈仲伟,被一位20多年前治疗过的患者砍30多刀后身亡。
患者殒命,医生被杀。在当前的医患语境中,虽然单次的博弈会有胜出者,但从长远来看,医患双方包括整个社会,都成了受害者。因为这其中的几方,原本就不该处于对立的位置。
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多点基于事实真相的引导,而不是盲目跟风推波助澜,或是在当前的大背景下,重建医患互信的一剂良方。
沟通:医患和谐的重要路径
□ 记者 张婧
汉滨区第一医院骨科有一个刚刚建好的微信群,群里人不算多,既有科室医生、病人,也有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没有广告,没有段子,也没有心灵鸡汤,这个微信群就像一间小小的“编外诊室”。副主任马驰蛟十分活跃,他常常转发一些与骨科有关的专业知识,也有病人在群里询问病情或者咨询复诊事宜。
“我们平常总用微信联系朋友,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为何不用在医患之间?”马驰蛟说出了组建这个群的初衷,“这可以帮助我们拉近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在一次次新闻事件的轮番“轰炸”下,总能成为社会热点。医生与患者,本该是属于同一战壕的战友,现如今却常被置于对立状态。
不互信的原因太多
市民唐瑜是一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在她看来,不仅是医生,人们总是对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特定群体有刻板的印象,一出现问题就会习惯性地把责任归咎到这些群体身上。
曾经在县级医院工作的吴瑞则认为:“现在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等,信任难以建立。这有体制本身的问题,有媒体的舆论引导问题,也有个人的价值观问题,并不是某个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在她的心目中,理想的医患关系应该是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
尽管舆论汹涌,每一个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行动准则的医生考虑最多的还是治病救人,而这首先就需要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医患关系。
但据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大多患者很少会考虑到体制给医院带来的压力和医院的成本问题。在不少患者看来,医院就是一个赚钱的地方。医生固然也有为患者服务的想法,但首要的目的还是多挣钱。
沟通才会有理解和配合
在马驰蛟所在的汉滨区第一医院骨科,每一个医生、护士也都把良好的医患关系看得十分重要。骨科主任蔡英富说:“骨科患者出院之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恢复。如果这期间出了问题,患者很容易把问题归咎于医院和医生,所以治疗过程中的沟通就特别重要。”
医患之间的沟通,主要在于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这是患者的知情权,而医生要履行告知的义务。“很多医疗纠纷,往往都是由沟通不充分引起的。”蔡英富坦言。
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简单地耍耍嘴皮子。在骨科医生马驰蛟的工作中,和病人沟通有很多种办法。“人跟人不可能第一面就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要想取得患者信任,医生就得用过硬的专业知识让病人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在骨科,我们通常会根据X光片,判断患者受伤时候的情况,阐述清楚受伤机理和病情。这时候,患者往往会产生认同感,觉得这个医生很专业。最初的信任一旦建立,患者就会表现出较好的依从性。但是患者毕竟不是专科医生,要让他明白这些专业知识,还需要借助模型和视频。除了常规的模型、动画视频、3D图形,现在我们还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做一个立体拼图,让患者看到我们怎样复位、手术后是什么效果、在哪一个节点会遇到风险和困难、有些地方会有哪些重大风险。这些信息就像一张纸完全摊开,患者心里会很清楚,也很坦然。”
双方的不二选择
沟通可以促进互信,也带来了理解。
刚刚经历了一场小手术的赵杨因为亲身经历,改变了以往对医患关系的看法。“以前我始终认为,医生护士就是一份平常的职业,病人付钱,医生看病,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正常‘交易\’,直到这次生病。入院前,医生就仔细询问了病情,确定治疗方案。住院期间,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来检查,看我的体温、血压和吃饭情况是否正常。在出院时,他们不断地叮嘱我注意事项,药怎样服、多长时间来复查。从早到晚,他们都忙个不停。”正是这些细节让赵杨感受到了医生对自己的重视,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医生工作的辛苦,增进了对医生的理解。
蔡英富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提倡把医生和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要求他们多去病房走动,跟病人拉拉家常,聊聊天,这样在治疗的时候就会更顺利。”
当然,现实并不总是令人乐观。从事媒体工作的王希由于工作关系,常跟医疗卫生系统的人打交道。在她看来,尽管医生很努力,但基于目前的医疗体制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想要迅速改善医患关系显然还有相当的难度。基层医院条件差,留不住人;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一部分人缺少医学常识,就医观念亟待改善,宁愿相信自己所谓的“经验”,也不愿意相信医生的话。
而今天,在体制缺陷无法立即弥补,社会发展程度还不足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情况下,医生和病人作为一条船上的人,作为医患互信关系的主体,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充分沟通仍是建立互信关系的不二选择。
新闻推荐
职业农民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职业农民是一个特定的概念,隐含3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