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孩子常尿床 家长莫责怪 专家:应及早就医治疗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05-26 12:11   https://www.yybnet.net/

不少家长在义诊现场做咨询

5月24日是第二个“世界遗尿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小儿遗尿,行动在此时”。据了解,目前在诸多疾病当中,儿童遗尿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据统计表明,夜遗尿患病率很高,5岁的孩子占16%,在7岁儿童中有10%患遗尿症,还有2%到3%患儿一直持续到成年,遗尿问题经常被低估,但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是目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重视小儿夜遗尿,倡导家长和全社会关注疾病患儿,5月24日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科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该院肾脏科主任、陕西省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协作组组长包瑛及其他专家医师现场坐诊并接受市民咨询。

遗尿影响孩子自尊心与自信心

据包瑛介绍,尿床不是任何人的错,这是一个常见的疾病症状,它能够且应该得到妥善治疗。有研究表明,尿床是儿童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遗尿问题经常被低估,它带给患病儿童的危害巨大,可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甚至会导致人格障碍。

平时俗称的尿床,在医学上称之为儿童夜遗尿,临床上指5周岁以上儿童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能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很多家长认为夜遗尿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的生理现象而不去寻求治疗,还有的家长会认为夜遗尿是孩子的故意行为,甚至曾经因此责备过孩子。

包瑛表示,儿童夜遗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问题,5周岁以上的尿床,都应到专业医院处就诊,如不进行干预,可能对孩子一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经过调研,国内家长对“夜遗尿”的认知度低,儿童夜遗尿疾病的知晓率仅为62%,超半数尿床孩子被误解,仅不到半数的孩子因夜遗尿去医院就诊。据统计,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并且约有2%~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包瑛提醒,孩子大约2-3岁时,开始有意识排尿,并逐渐学习控制排尿冲动直至他们能抵达厕所。大多数孩子在3-4岁时能良好地控制白天排尿,女孩常常稍微领先于男孩。在这个阶段,4岁儿童夜间尿床是很正常的情况,并可能在未来几年还会偶尔尿床。但是,超过5岁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尽早去医院得到治疗。

三重原因 容易导致尿床

导致夜间遗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有三种。

一是缺乏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血管加压素。这种物质在晚上会分泌得更多,告诉肾脏少产生些尿液。所以,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缺少了这种物质,膀胱也不能储存这些多余的尿液;二是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储存不了整晚的尿液;三是虽然孩子的膀胱足够大,但在它满之前发生了痉挛,导致它排出了尿液。此外,便秘、家族史及睡前喝了过多某种特定的饮料等因素也会导致儿童夜遗尿。

包瑛表示,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夜遗尿,最好不要让孩子默默承受痛苦,尽早与医生讨论。

因为夜遗尿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孤僻等心理异常。

四种习惯可避免尿床

首先,改变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晚餐宜早、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2~3小时不应再进食。

其次,改变饮水习惯。保证日间水量摄入,尽量将全天饮水量前移至日间,睡前2~3小时开始限制饮水及水果。

第三,改变睡眠习惯。提高夜间学习的效率,尽早入睡,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推荐学龄前儿童晚8点30分之前入睡,小学生晚9点之前入睡。

第四,改变排便习惯。在孩子排便时,阻止其分心看书或是玩耍。如果孩子有便秘,还要积极治疗便秘,多食用含纤维丰富的食物。文/图岳峰

新闻推荐

不要在露天无证摊点用餐

本报讯(记者张毅伟)昨天,西安市食药监局发布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温馨提示,提醒市民夏季即将来临,气温不断升高,食物易变质腐败,注意防范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饮食安全。西安市食药监局提醒消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孩子常尿床 家长莫责怪 专家:应及早就医治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