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刘玉娟:点滴爱心开启慈善路

来源:各界导报 2016-04-29 21:07   https://www.yybnet.net/

刘玉娟(左二)带领志愿者将收来的衣物挂在公益墙上 记者 周霄霄 摄

□记者 吴军礼 周霄霄

西安市回坊的刘玉娟,是新晋公益人士。短短的几个月间,她却频放“大招",组建团队、救助癌症患儿、捐助特困村、创造性地建立公益墙……

叙利亚难民精神让她落泪

许多投身公益者,几乎身后都有一个触发自己的故事。刘玉娟也不例外。

做了多年外贸生意的刘玉娟,少不了漂洋过海的世界环旅。但让她印象最深的“异国风情",却是发生在战乱频仍的中东地带——约旦与叙利亚交界处的难民聚居区,一个苦难与爱共生的地方。

聚居区内,大批靠人道救援维生的叙利亚难民,身处苦难却相濡以沫。“有一口食物能吃饱,就绝不贪第二口,而会把剩下的无偿送给饿着肚子的人。"刘玉娟这样表述她在叙利亚和约旦边境看到的情景,“有的难民失去生命,留下孤儿,剩余的难民会自觉抚养他们。"说到动情处,刘玉娟潸然泪下。正是难民们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让刘玉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期望拔掉特困“钉子村"

刘玉娟从约旦和叙利亚边境回来后,于去年12月份组建了自己的爱心团队——西安心手相依爱心公益。很快,这个团队就有了400多人。

团队志愿者段利君,是一名朴实的青年人,他在去年12月份的一次礼拜中得知了甘肃天水市张家川一个骨癌患儿看不起病的消息。出于善良的本能,他将此消息在团队中扩散,随即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这一善行的队列里。这名患儿需要三四十万的救命钱,但团队里的人多是热心的打工族,几乎拿不出什么大钱。因为不能为他募捐,团队志愿者便在给他捐钱捐物的同时,还辅导他怎么向社会发出救援信号,给他介绍平台,教他筹钱。

今年4月初,刘玉娟团队又拉了一车物资,送到了宝鸡市境内的一个特困村。在村内,志愿者根据各家各户具体情况,按需精准发放物资。

这个特困村有二十多户人家,是特困村中的“钉子村"。据刘玉娟介绍,回坊中有人已经在那里资助过十年了。

说起村里情况,刘玉娟叹了一口气:虽然志愿者尽心尽力,但要把那里的穷根彻底拔起,还要靠产业支撑。

“有爱心您来挂,有需求您来拿"

在回坊的一个街口,摆着一排衣架,衣架上挂着旧衣服。旧衣回收,这是刘玉娟公益项目中的一个创新的、主打品牌。

凭借坊内人的口口相传,这些衣架逐渐发挥了作用。衣架后面的房子,原是刘玉娟打算出租的临街商铺,但现在里面全是打包好的、即将送出去晾挂的衣服。每天都有一二十件衣服被人拿走。爱心衣架完全凭借大家的自觉,在零看管的情况下运行。

相比爱心衣架的“不起眼",她另一个位于大学习北巷一家小区门口的公益墙,则显得气势恢宏。仅是选择这么一个能够遮风挡雨,且易于被人发现的公益墙,刘玉娟就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选址完成后,同是在校学生的4名志愿者,在墙体上画上了建筑物等彩色图案,并在旁边写上了号召性的说明文字和收衣服的要求:“有爱心您来挂,有需求您来拿";“八成新、无起球、无污渍"……

志愿者每天都要到这里挂两次衣服。这样算下来,一天约有五十多件衣服被人拿走。同时,一些人又在衣架上挂上了自己的旧衣服。记者在此查看时就发现,有人将几双鞋子放在了墙根下。

“共享、环保",这是公益墙的设计理念。刘玉娟说,大家在没有把握好天气出门时,如果冷了也可以从上面拿件衣服。

新闻推荐

话剧《白鹿原》追思陈忠实

5月4日晚,根据同名小说改变的话剧《白鹿原》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首场演出。演出前由西安外事学院、各界导报社等单位共同举行了陈忠实先生追思会。《白鹿原》是刚刚故去的中国作家“...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美德传家润长安2016-05-06 21:07
猜你喜欢:
评论:(刘玉娟:点滴爱心开启慈善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