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人员用力捏橙子皮,汁液滴到气球上,气球立刻爆炸,八千分之一秒的闪光拍摄,也只拍到爆炸后的瞬间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 摄
新闻背景
4岁男童拍打一只用于商业庆典的氢气球,氢气球发生爆炸,导致男童和另一名两岁的女童烧伤。昨日,华商报A04版报道的这起发生在西安市丰禾路太奥广场附近的事件,令不少家长感到揪心。
你知道吗?除了鞭炮、烟头、打火机等物品会导致氢气球爆炸之外,平日里常见的橘子、橙子果皮汁所含的芳香烃也会导致气球爆炸。
昨日,华商报记者通过实验发现,橘子皮、橙子皮威力不小,当果皮汁喷溅到气球表面时,气球会瞬间爆炸。而碳酸饮料、果汁、果肉汁液并不会使气球爆炸。专家分析称,橘子橙子等果皮汁液对气球橡胶具有溶解作用,会使橡胶变薄,最终使气球爆炸。
实验验证
实验物品:气球、橘子、橙子、碳酸饮料、果汁
实验一:橘子皮挤出汁液,喷溅在气球上,气球爆炸
实验二:橙子皮挤出汁液,喷溅在气球上,气球爆炸
实验三:橘子果肉汁液、橙子果肉汁液滴在气球上,气球完好
实验四:碳酸饮料滴在气球上,气球完好
实验五:果汁饮料滴在气球上,气球完好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从市场上买了橘子、橙子等柑橘类水果进行实验。记者将气球吹好后放在桌子上,在气球上方挤压橘皮,当橘皮汁液溅在气球表面后,气球像被针扎破一样,瞬间爆炸。记者又使用一块橙子皮进行实验,结果和橘皮情况完全相同。随后,记者用橘子和橙子果肉汁液、碳酸饮料、果汁进行试验,气球并未爆炸。
实验分析
柑橘果皮汁液的多少会影响爆炸快慢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范峥介绍,橘子、橙子以及柠檬、柚子等柑橘类水果,果皮表面有一些坑坑洼洼的疙瘩,这些小疙瘩是油脂腺,可以分泌挥发油,小疙瘩中还藏有柠檬酸、芳香烃类化合物等物质。
范峥表示,大部分气球是用橡胶做成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是溶解气球表层橡胶的有机溶剂,两者相遇会发生溶胀反应,导致气球表层变薄,受力增大,气球内部压力不均就会导致爆炸。而果肉、果汁以糖类和维生素为主,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也不会和气球表层橡胶产生明显化学作用,因此不会爆炸。
当柑橘类水果果皮汁液滴到气球上时,汁液的多少、气球的厚度、气球吹胀的情况都会影响爆炸快慢。如果气球体积比较小,橡胶厚度比较厚,会需要多一些汁液才能引爆气球,当气球吹得比较大,橡胶厚度比较薄,少量的汁液就能使气球爆炸。此外,苹果、梨等水果不含芳香烃类化合物,因此不会使气球爆炸。
范峥提醒,不管在家里或外出时,家长如果给孩子吃柑橘类的水果,最好避免让孩子玩气球,以免发生危险。
提醒
有商家用氢气填充气球 安全隐患大
除了橡胶气球和柑橘类果皮汁相遇会导致危险外,不少在街头销售的气球内填充的气体,也存在安全隐患。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钟楼附近随机采访了16名带着孩子的家长,其中绝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在街头购买过气球,但对气球填充的气体及其中的安全隐患并不了解。
高新区一家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介绍,因为氦气不燃烧、不助燃,目前业内普遍使用氦气来灌充开业庆典气球,但由于氦气产量低、提取成本高,仍有一些商家使用氢气填充气球,但氢气易燃易爆,安全隐患很大。
张先生认为,引起氢气球爆炸的原因有很多,在一些开业庆典活动中,商家往往会点燃鞭炮庆祝,溅开的鞭炮有可能会使氢气球爆炸;在氢气球附近抽烟,烟头如果接触到氢气球表面,也会引起爆炸。此外,如果用手触摸氢气球,使气球内外压力产生变化,也会引发意外。
早在2006年,我国有关部门就下发文件,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张先生说,通常情况下,氦气不与其他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因其属性比较“懒惰”,被称为惰性气体,即不活泼,难以燃烧。一罐40升的氦气,零售价为1200元。以10寸的气球为例,可以灌充500个;而同样体积的氢气,每罐只要100元,成本不到氦气的10%。
“无论是氢气球还是氦气球,都能飘在空中,一般市民很难鉴别。”张先生说。
华商报记者 孙昊
追踪 广告氢气球闪爆俩娃被烧伤
西安排查户外广告安全
华商报讯(记者 薛振宇)华商报记者昨日获悉,月星家居气球爆炸致两儿童受伤事故引起西安市城管局高度重视,目前正进行调查并发出紧急通知:对户外广告的安全进行排查。
该局相关人员介绍,18日该局收到了大兴新区城市管理部门关于该事件的报告,报告中称,气球内充的是氦气,事情发生于4月17日17时左右,当时气球设置方正在收气球,不慎发生爆炸事故,庆典所用广告气球手续齐备。
如果气球内充的是氦气,为何会发生燃烧爆炸?报告中称事情发生于17时左右,而当天受伤的孩子被送到医院的时间是16时03分。对此,该局表示:目前已派员赴现场核实有关情况。
据称,4月17日,西安市发生了两起户外广告安全事故,除了丰禾路气球爆炸,还有一起事故是南三环与唐延路十字附近的大型广告牌从高处掉落。鉴于这两起事故,该局紧急通知,对户外广告的安全进行排查,暂停对气球广告的审批。将根据排查情况拿出一个整改方案,再做进一步安排。
新闻推荐
华商调查 黄陵安监局职工网上聊天,自称月入7000元却很少上班引热议,华商报报道此事后——当事人因“吹嘘”被记大过
“月入7000,几个月才去单位一次,其他时间自由支配。”近日,网曝一名女网友与自称黄陵县安监局职工梁海宁的聊天记录。此事华商报报道后,黄陵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此事。聊天记录:几个月去单位一次...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