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抱怨“看病难" 医院困惑“转诊难"
□记者 原登荣
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抱怨“看病难",小医院门可罗雀,资源存在极大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于2015年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分级诊疗"。转眼半年过去了,“分级诊疗"在陕西省的推进情况怎样?
有患者托关系开“转诊单"
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东一楼肾病内科住院部里,由于暂时没有床位,来自兴平的吴冬平只能陪着母亲在大厅内等待。
吴冬平说:“肾病不好治,为了保险,我和母亲就直接到西安来看了,大夫说下午有人出院,我们就一直在这等,不敢跑远了,要是让其他病人抢先一步就麻哒(麻烦)了。"
在东一楼四楼一间病房里住着4个病人,他们是来自渭南、咸阳等地的患者。
来自三原的患者李红琴已经在一附院住了8天,看到采访,她很高兴地告诉记者:“西安的医院好么,你看我后天就能出院了,出院后就和好人一样了。"
正聊着,李红琴的儿子秦冬拿着可以合疗报销的转诊单进了病房。秦东说:“因为我妈没在县城住院,所以我就托人到县医院开了张转诊单,这样就能报销了,要不然所有的花费都得自己掏。"
同时,记者在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西京医院等三甲医院发现,基层患者来这些医院登记住院并不用提供转诊单,只需出院报销时带上就可以了。
基层医院困惑转诊病种
3月18日,记者在蒲城县医院看到,来就诊的病人虽然没有门可罗雀,但人流量远远低于西安的三甲医院。
蒲城县医院副院长薛小飞表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来,我们医院的病人数量变化不大。
据了解,目前蒲城县医院已经和西安交大一、二附院,西京医院,省人民医院等4家省级三甲医院以及20余个乡镇卫生所签订了医联体协议。
薛小飞坦言,政府推行“分级诊疗"绝对是好事情,当地要是能治疗,老百姓也不愿意去大医院。
那么人们热衷去大医院就医,是否意味着基层医院的硬件和技术就很差?
薛小飞说,老百姓总是认为大医院比基层医院好,就算多花钱也要图个放心。其实,拿肾病透析来讲,我们医院有20台透析机,而且所有人员都经过了严格培训,完全能满足患者治疗。
薛小飞表示,基层医院在推进“分级诊疗"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哪些病应该往上转,哪些病应该留在基层治,希望接下来的政策中能有所体现。
通过抽查随访严格审核程序
在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魏绪仓看来,有些医院没有转诊单就接收基层病人,和这些医院“掠夺式"的医疗体制有关。
“只要哪些区县和这些医院有合作,就可以让病人先住进来,过后大家再‘分账’,这就让一些投机取巧的人有了可趁之机。"魏绪仓说。
魏绪仓建议,为加强监管,保障分级诊疗顺利推行,省卫计委可不定时对大医院和基层医院进行抽查随访,一经发现哪些大医院没有转诊单就接收基层病人,或基层医院违规给病人开转诊单,要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对医院进行一定处罚。
对于基层疑惑的哪些病需要转诊问题,魏绪仓说,全省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当然也不能规定得太死,比如高血压基层可以治,但要是出现了并发症基层治起来就困难了,所以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层医院要是感觉治疗困难,就可以往上转。
此外,省政协委员、西安天佑医疗管理公司董事长李红宣建议,要加大宣传,转变就医观念,引导老百姓分级诊疗。一些大医院也不能盲目扩张,无限度打造精品医院。
新闻推荐
图为省政协主席韩勇参观第九届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记者杜静波摄本报讯(记者刘杰)“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第九届)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4月3日在西安亮宝楼举行,省政协主席韩勇、...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