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谢全喜:不惑之年“再就业”

来源:铜川日报 2016-03-19 15:32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 郝彩琴

从下岗失业到自主创业,从两个人一台车,到累积安置失业人员上百人,谢全喜用他坚韧的性格,终于成就了他年经济收益达千万的传奇。

谢全喜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8岁应征入伍,退伍后分配到铜川市第一运输公司。可好景不长,企业分流职工时,已到不惑之年的他下岗了,带给他的是中年择业。思来想去,他干起了老本行,买了辆车,经营西铜客运。在跑车期间,他发现早上去西安进货的人比较多,而且早上四五点去,晚上七八点才回来,非常辛苦。他想,如果有一辆厢式货车,把各个厂家的货集中到一起,再送到他们店家门前,生意会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1998年,谢全喜又买了一辆货车,招了两个人,开始踏上了创业之路。

万事开头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全喜说,“当时对这个行业也不懂,真是摸着石头过河。”

打通进货渠道、销货渠道太不容易。自己才开始干销售,人生面不熟,西安的批发店、铜川的客户群体都不认可。为了得到大家认可,他起早贪黑,挑物美价廉的货进,卖最低的价位,时间一长,大家都愿意买他的货了。终于,凭借着他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顽强的韧劲,加上诚信经营,货真价实,他的店从小小的百货、日用品批发零售商,逐渐发展成了铜川物流运输批发的领军人物,2011年,谢全喜创建的铜川市众信商贸公司年营运额超过千万的规模。

第一次的创业成功并没有让谢全喜止步,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为了扩大经营范围,他又把目光转向了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农产品,经过多方的考察,他确定开创新的民生事业,发展设施蔬菜。2012年,他与印台区红土镇东王村的农户达成土地流转协议,流转180亩土地,一次性建成了60座设施蔬菜大棚,注册成立了欣之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农业开发、农技推广、果蔬粮食种植及销售。

2013年,他种了70余亩的葡萄。经过3年的成长,在2015年的春天,葡萄树上终于挂满了花序,他满心期待着丰收。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4月份,一次罕见的倒春寒袭来,所有的葡萄和正在培育的蔬菜苗或是被冻死,或是被冻伤,几近绝收。原预算一亩四五千斤的葡萄,到最后只剩下二三十斤,这一次损失了近百万元。

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谢全喜说:“这次经验教训后,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2015年下半年,又新建了现代化的温室育苗大棚和(果蔬)协调库,优化了产业机构,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如今,走进欣之农现代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大棚里,这些由红土镇东王村周边好多村民共同劳动的成果,引来好多人慕名而来。目前,谢全喜成立的公司直接吸纳就业人数150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000多人,解决贫困户、部分下岗工人及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下一步,谢全喜还将成立果蔬种植技术服务部,由著名果蔬专家免费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并计划再流转500亩土地,建设设施大棚150栋,吸纳社员120户,力争打造印台区果蔬产业的领头企业。

新闻推荐

到崾先村 感受乡间的宁静古朴

靓丽的手绘墙画,整洁的民居。本报记者董唯韦程红兰前不久,记者去了一趟印台区红土镇崾先村,那里的宁静古朴给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走到村口,站在取名“樱乐园”的仿古门旁边,可以饱览村子全貌。一排...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谢全喜:不惑之年“再就业”)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