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的手绘墙画,整洁的民居。
本报记者 董唯韦 程红兰
前不久,记者去了一趟印台区红土镇崾先村,那里的宁静古朴给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走到村口,站在取名“樱乐园”的仿古门旁边,可以饱览村子全貌。一排排整齐坐落在平原上的白瓷砖房映入眼帘,在湛蓝天空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洁白明亮。侧目望去,巷道两旁安装的LED路灯,一个个挺直身躯,争当村里人的“光明使者”。路旁浅棕色的木质围栏将乡村小花园修饰得恬淡清新。顺着村庄转悠,偶尔看见一只伸懒腰的猫咪,沉静的画面瞬间变活泼了。“忘却烦恼何处去,欲游仙境此中来。”正如樱乐园门上刻的小诗一样,厌倦了城市喧闹的生活,来这里逗留下,会感受到乡间的宁静古朴之美。
近年来,崾先村村民靠农家乐和樱桃发家致富,过上了好日子。该村27户农家乐统一安装了LED门头,每户农家乐都有别致的名字。聚香园、幸福园、玉米香等这些富有特色的名字,让人不由得想进去看看。
今年44岁的聚香园老板孙根贤,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干练气,热情地招呼着来客。“城里人能享受到的,我们也有哩!”孙根贤满足地说。摆脱了烟熏火燎的煤炉子,换上了洁净的取暖设备,家家户户房子里电视、冰箱等家电应有尽有,现代化水平不比城里差,崾先村群众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
农家乐是孙根贤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农家乐旺季是每年5月到9月,每天的招待人数在10桌以上,两个女儿帮我们打下手,有时人手不够,只能推掉一些客人。”孙根贤说,农家乐不仅吸引了市内的人,更有人从西安慕名而来。她向记者展示了在陕西省首届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技能比武大赛上获得的“技术能手”称号证书,“当时参加的人特别多,场面大的很……”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
崾先村环境气候适宜,樱桃园种植面积近500亩,品种优良,口感香甜。“冬季不忙的时候,村里人在樱桃园修剪树枝,成熟的时候,来农家乐消费的人顺便买点回去。”孙根贤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办农家乐、卖樱桃两不误。经济富裕了,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都买了私家车,村里相应修建了停车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如今政府帮大家找到了致富路,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家种起了樱桃树,办起了农家乐。
崾先村的墙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手绘墙画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孝故事等内容,让村民一出门就能感受到新时期和谐、文明的正能量。崾先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家风家训牌,诚信友善、邻里和睦……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村民们没有忘记,并且世代传承、发扬。“冬季不想营业,人特别少,买回来菜用不完就不新鲜了,长期下去就会破坏自家的招牌。”玉米香老板王爱芳的话映射出当地农民的淳朴诚信。
美丽乡村,重在心灵美。该村设立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机制,涌现出一大批孝敬公婆的“好媳妇”,村里的好人好事不计其数。村委会着重打造文化室、广播室、农家书屋等文化项目,让群众在生产、生活之余充实了精神世界,提高了文化修养。
生活在崾先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喝着干净的自来水、住着宽敞的房子……每当夜幕降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时,整个村庄被照得红彤彤的,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洋凯通讯员田晓鹏)3月22日,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宜君县太安镇政府负责人将一块刻有“扶贫济困、功在千秋”沉甸甸的金色牌匾送到了西安福建福清商会会长陈玉顺的手中,真诚感谢该商会对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