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妙鸿)3月4日,《中国货币反假币史展》走进安康市博物馆。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将详细为市民讲述我国2000多年反假币斗争史。
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价值和财富的体现。一个国家自从有了法定货币,就有假币的存在。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打击盗铸货币的纪录,汉至唐时,使用的基本上为铜钱,反假币主要是阻止劣质和减重货币进入流通。宋之后,纸币进入经济领域,防止伪钞成为历朝政府反假币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贩假币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反假币斗争进入了全新领域。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思路,不断完善反假币工作机制和法律制度,为保证经济和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次由西安钱币博物馆、安康博物馆、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安康市中心支行联合举办的展览,通过50块展板、100多张假人民币的展示,向人们讲述了我国历代反假币法律法规及相关历史资料。
新闻推荐
旬阳公安局侦破流窜诈骗案纪实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