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沙尘、雾霾等不利天气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截至3月18日,今年优良天数为33天,较去年同期减少8天;大气环境中PM10、PM2.5、NO等平均浓度较2015年同期均不同程度反弹加重。
3月19日下午,西安市环保局组织召开“西安市空气质量分析座谈会”,会议邀请资深专家为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会诊把脉,从不同角度对西安市大气污染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专家认为,冬春季是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最脆弱的阶段,静稳气象条件和输入性雾霾、沙尘天气极易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水平,甚至导致阶段性重污染天气。2016年1月1日至3月15日,西安市城区共出现雾霾天气61天,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五成,这些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今年初西安市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专家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强化应急响应措施,在尽可能减少人为污染排放的前提下,引导市民做好自身防护。二是加快摸清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汇总西安市大气混合层高度变化规律及平均水平,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全面加强联防联控,关中各市区天气重污染时应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总体削减排放总量;在环境监察、监测方面落实统一标准和同步实施的政策与措施;提升西安市治污减霾办的地位与权利,切实发挥其督查、协调各级各部门履行治污减霾的职责。四是加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的调整与优化。五是推进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治理,通过对占比小但排放大的车辆的淘汰与治理,进一步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六是通过替代与禁止相结合的疏堵原则,逐年削减原煤散烧总量。七是集中力量整治小工业源,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手段和经济制裁手段,重点取缔绕城高速周边的作坊企业,促进乡镇产业的转型升级。华商报记者 任娇
新闻推荐
西安人的自来水是自来的吗?小记者:看过才知来之不易——世界水日“走进黑河源、保护水源地”活动圆满成功
...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