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浐灞生态区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地

来源:各界导报 2016-02-02 21:09   https://www.yybnet.net/

 

浐灞生态区资料图

浐灞生态区资料图

浐灞生态区资料图

浐灞生态区资料图

浐灞生态区资料图

纵观中国版图,如果西安是上面一顶光彩夺目的王冠,浐灞生态区就是王冠上那颗最璀璨绚丽的明珠。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浐灞生态区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生态建设成绩斐然:在“八水润西安"战略布局中把住东面上风口位置,通过抓好创建森林城市、治污减霾、再生水利用和绿道网建设等,利用区域水量“丰而不湿"的特点,打造出美丽生态、宜于人居的水韵浐灞;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成果令人瞩目: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核心区、西安领事馆区、西安金融商务区、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为“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打造新平台、增添新助力;以人为本,配套建设日趋完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链条、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四大公园实现绿色接力……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铸造“八水润西安"典范

浐灞河流域处于西安的上风口,面积和水资源总量最大,连通秦岭、渭河两大生态带。在实现西安“八水润西安"战略目标过程中,其生态环境状况对全局影响重大。浐灞生态区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狠抓浐河城市段综合治理、生态公园建设及区域特色景观建设。2015年12月,浐灞生态区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评审,列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典型案例。

——国际化标准,推进浐河综合治理。浐河城市段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是西安市“八水润西安"工程的重点项目,浐灞生态区按照国家级、国际化的河流整治提升标准进行建设,目前工程一期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建成公园1座,新建堤防2.6公里,河道清淤15万立方米,建成节点小广场8个,并提升小广场5个,建成景观人行桥2座,完成绿化提升451亩,共栽植乔木9068株,灌木球2687株,地被及灌木105863平方米,草皮铺设247831平方米。

——特色化景观,助力全市创森工作。2015年,浐灞生态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建成开放浐灞滋水公园,并启动雁鸣湖公园和广运潭公园规划建设。通过城市立体绿化和城市绿道网建设,创新浐灞特色。在各片区立体绿化建设核心区重点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及阳台绿化建设。在区域主干道及重要路段,对道路空间界面、生态技术要求、文化展示系统、植物群落配置等要素进行引导控制,实现“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一区一景"的规划目标。

——网格化管理,推进治污减霾显成效。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浐灞生态区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建设治污减霾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各方努力下,生态区全年优良天数达251天,同比增加15天,是城区范围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域。完成5处雨水口排污改造,实现浐河沿河污水干管全部贯通,污水管网全覆盖,浐灞河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检查渣土清运车辆5000多辆,暂扣违规车辆308辆,累计取缔露天烧烤摊点337处。构建了以区内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余热利用为先导的城市综合供热系统。

——人性化设计,建设最美城市绿道网。浐灞生态区依托生态景观优势,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以建设最美城市绿道网为目标,全面推进由绿廊、慢行道、服务设施(驿站)和标识体系等组成的绿道网空间系统建设。2015年,已完成环浐河、环灞河绿道建设,对滨河景观道路优化调整,提升了沿线绿化景观,完善了绿道标识系统及配套服务设施。

——率先示范,引领再生水利用新方向。2015年8月,浐河东路段新建2座再生水自助洗车机,是全市首个再生水自助洗车点,也是浐灞生态区再生水利用的创新之举。此外,2013年,西安首部城市再生水全方位利用系统规划——《西安浐灞生态区再生水利用体系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到2015年底,实现年再生水利用760万吨。2015年11月5日,由浐灞管委会和西安水务集团等单位联合建设的金盾押运综合办公大楼集中供暖示范项目成功,成为首个实现再生水集中供热的试点项目。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浐灞生态区作为“五区一港两基地"之一,是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建设区域。2015年,浐灞生态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按照“盘活存量,提质增效,集约发展,重点突破"的思路,切实抓好事关长远的产业项目,以雷厉风行、争分夺秒,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硬作风全力推进项目全面实施,以项目建设推动区域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3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面超额完成任务。浐灞生态区坚持“领导包抓、责任部门负责、项目办统筹、园办推进"的工作机制,以要素创新为驱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15年12月,浐灞生态区3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8.5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27.2%,同比增长30%,各单体项目均完成年度目标投资任务,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其中,砂之船奥特莱斯商业艺术广场一期主体已基本成型,不久将落成开业。前海人寿金融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提前完成2015年各项建设任务,并即将实现主体建设全面完成。西安世博园婚庆产业基地作为世园会址改造及滨水商业开发的重点工程,目前已进入主体建设阶段。此外,马腾空名车广场、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水电三局科技中心等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均启动建设。

——16项措施,推进建设出实效。2015年,结合中省市相关政策和区域实际情况,浐灞生态区紧紧围绕“稳经济、促增长、提后劲、强基础"的工作目标,推出“稳经济促增长"16项措施,进一步推进金融产业聚集,实质性推进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和西安领事馆区建设,加速西安设计创意产业园建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据了解,对获得省市稳增长扶持政策的项目,浐灞生态区财政给予1:1的资金配套。对年纳税额500万元以上且税收较上年度增长25%以上的限额以上零售、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此外,浐灞生态区开展小微金融孵化,支持金融创业创新,鼓励入驻西安金融商务区的证券公司开展限售股减持业务,享受奖励政策。并启动创意设计产业孵化中心,设立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新兴、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项目引进和产业培育集聚。

——4大板块,构建产业集群新高地。2015年以来,浐灞生态区以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西安领事馆区、西安金融商务区、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建设等四大板块为重点构建产业集群,为金融服务、科技研发、高端商务、对外贸易、会议会展等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平台。

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的重要保障性配套工程,以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为核心已全面建设。重要文化配套项目——欧亚创意设计园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园区18家企业目前已开工12家。西安金融商务区2015年已完成年度投资13.8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3.61%。2015年9月,“丝路国际会展中心"落户浐灞生态区,项目将填补西安市无10万平方米以上的室内展馆空缺,成为国家级“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据悉,浐灞生态区已与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国开证券合作设立50亿元西安浐灞国开文化博览基金,全力支持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西安领事馆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已启动首批4座统建馆建设,并将于今年建成投用。

完善优化民生配套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宜居家园"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社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人性化;是名校入住、教育链条完整;是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引入、条件完备;是生态公园连绵不断、超市便利。拥有这些的浐灞生态区宜居指数持续攀升,并不断进步。而宜居指数的背后,是浐灞生态区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民生建设,完善配套升级的努力。

——教育先行,打造教育新高地。虽是城市新区,但浐灞生态区对教育发展高度重视,力促优质资源聚集、教育配套日益完善。区域“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均专项制定了“教育发展规划",浐灞三角洲、浐河西岸、灞河东岸和雁鸣湖园办等人口相对集中区域,一批学校现已在建成开学。此外,浐灞生态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陆续建成公办学校(幼儿园)10所。继2012年、2014年浐灞第一中学和浐灞欧亚中学建成开学后,2015年9月1日,西大附中浐灞中学、浐灞丝路学校等2所公办学校正式建成开学。在浐灞生态区的督促下,园区内开发商先后建成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华远海蓝城小学、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龙湖分校和锦绣天下学校等5所民办学校和多所民办幼儿园。

——加强社区建设,让居民乐享精彩生活。浐灞生态区以社区建设先进区县为标杆,在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创建这一主题,积极拓展社区工作范畴,服务群众,为助力区域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浐灞生态区的浐灞半岛社区荣获省级和谐示范社区称号。先后成立了浐灞半岛、恒大名都、罗马花园和御锦城四个社区,2015年,4个社区共接待群众上万人,办理人口计生、医保社保、纠纷调解等业务1500余件起,社区工作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8%。通过丰富活跃的社区文化活动,为群众搭建团结邻里关系、拉近彼此距离的平台。积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通过召开议事会、座谈会等方式提高居民关注、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

——配套升级,打造都市宜居生活圈。麦德龙西安浐灞商场于2010年4月签约入驻浐灞生态区,2012年8月正式开业。全球最大体育商品零售商迪卡侬同时进驻,自2014年3月正式开业以来,迪卡侬浐灞店的销售增幅居全国之冠。华润万家西北总部基地、砂之船奥特莱斯艺术商业广场相继签约入区。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浐灞生态区已建成欧亚大道等道路120多公里、配套管线300多公里,与城区主要交通枢纽全面衔接。2015年12月28日,浐灞旅游1号线开通,仅元旦小长假就累计运送旅客3万余人。1号线将西安世博园、桃花潭公园、滋水公园和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连接起来,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游览浐灞旅游景区的服务。

——引入优质医疗资源,解决居民无后顾之忧。浐灞生态区加大优质医疗资源的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资源建设,增加中医脑病医院床位,加快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宝能医疗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等新开工项目均已启动建设,积极推动雁鸣湖、湿地公园区域康体型医院等项目发展,形成集医疗服务、健康咨询、养老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业。

新闻推荐

两封至关重要的信

——整修西安城墙往事记忆马文瑞带领省上有关领导,会同时任西安市委书记何承华、西安市长张铁民,对张光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察看。当时的西安城墙,确如张光信中所述,千疮百孔,破烂不堪...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浐灞生态区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