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龄,人就活得诚恳了。
想在故乡的枝头栖息,这是我三年前的理想。除了雾霾及其他,更重要的是,年迈的父母,总想和他们靠得更近点。
如今,我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却是最差的年份里,尝试着在家乡生根。
国内经济正在经历一次大换血的转变,许多行业举步维艰已是不争的事实。严峻的现实敲打着我的神经。
曾经豪情万丈的陕北富豪虽然落寞,好歹人家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煤价的暴跌,苦的是煤矿里的兄弟们,快过年了,还在为可怜巴巴的工资半天拿不到手回不了家发愁。
那些辛辛苦苦劳作出来,却销路不畅的农产品,让人心酸。网络新闻上西安越来越多的空铺面,让人心碎。
电商凶猛,就连国际巨头沃尔玛也在全球关闭二百多家门店。
实体经济的衰落是时代变革的阵痛,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承受。就连街头卖烤红薯的大爷,都打起了互联网+的招牌。
当然,也有许多人可以滋润的活着,比如马云他们,幸福感爆棚。此处不表。
西安小寨赫赫有名的汉唐书店处境挣扎,万邦的关中大书房已经从小寨黯然退场,让人扼腕叹息。一家又一家曾经辉煌的纸质媒体在转型的路上无奈止步,有的裁员,有的停刊。就在刚刚过去的2015,又有多家报刊未能跨年。近年来,无数的媒体人和写手、开始五花八门的跨界,廉价的文字是他们心中的疼痛。
今年股市的狂泻,更是寒冷了整个冬天。这段日子,我听到身边太多的低迷的声音让人心情沉重。
许多人靠资历活着,我承认,我曾经有过值得骄傲的历史。在一帆风顺的二十年里,我实现了自己清贫的理想,从事过那些高大上的职业,甚至是在某些领域走到了国内顶峰。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许多人眼里,个人价值等于钞票的厚度。遗憾的是,这个厚度没有达到可以怡然自得享受生活的程度。
我还必须奋斗,为了家人和孩子。我把目光投向了故乡——安康,那个叫汉阴的小城。
我想要,一方庭院、琴棋书画;采菊东篱、悠然南山。但,这并不容易。
水磨坊,一个诗意的名字,亲切怡人。冥冥中,注定三生有缘。曾经,我让那个“坊”字成为期刊史上的传奇,如今可否再续新的辉煌。我不得而知。
但我看到:安康,这块神奇的土地,正在酝酿着诱人的未来。
这是寒冬里的一块热土。
习大大的舟山行、乌镇行指引了未来的方向。我看到,安康市委书记亲自操刀的《生态旅游必须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的深度调研文章;我看到,安康市长倾听民意,一起勾画十三五的发展蓝图,把生态旅游作为重点任务;我看到新上任的市旅游局局长利用新媒体废寝忘食的推介安康的人文旅游资源,我也看到各级领导干部对文化旅游的重视与支持。
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安康,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汉阴。回归这块土地,对于许多在异乡的人来说,现在,或许是最好的时机。
可我,依然无法割舍对文字的热爱。纠结一个冬天,只为给春暖花开一个最佳的答案。
父亲打来电话,他们很操心。问我:还好吧!我说:还好!
伊洋
新闻推荐
5月22日一大早,农业局的同事招呼记者“走,看‘孙疯子\’去!”“疯子”有什么好看的,我纳闷了,“去了你就知道了,一个西安的海归硕士非要在在平梁酒店村养山猪,你说他是不是‘疯子\’”!笔者带着满脑子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