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于交响乐中 听见唐诗之美

来源:各界导报 2016-01-23 21:10   https://www.yybnet.net/

作曲家崔炳元新作:大型咏诵交响套曲《唐诗之路》

春秋时,吴国派遣季札出使鲁国。到了鲁国,季札听到了蔚为大观的周乐。听到《唐》,他听出了思接千载的陶唐氏遗风,听到《大雅》,他在乐曲深广的气魄里,听到了文王之德。当《魏》歌四起,那“大而宽,俭而易"的盟主之志,辉映着以德辅行的文德之教。一直到《招箾》舞起的时候,季札惊叹道:“这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至德乐章,就如同苍天无不覆盖,大地无不承载。"

自古诗与乐不分家,中国古诗的源头《诗经》,就是和着曲子唱出来的。中国古代诗歌走到顶峰时期——唐朝的时候,亦不外如是。到后来,大概因为有了专门的“曲"出现,诗与乐渐行渐远了……

后来,有人坐不住了,不能让诗与乐就这样的分离啊,他要为豪迈的唐诗抒发点什么,交响的那种,于是《大地之歌》出现了,是异域作曲家马勒曾给我们交了第一份作业。话说马勒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大地之歌》也是到了1998年,才被德国交响乐团带到中国来寻根。

根在哪儿?寻没寻见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的是,唐诗之路始于浙东。浙江交响乐团的团长陈西泠是一个携音乐之爱、怀音乐之梦的人,他要把唐诗刻进交响乐里。要论对唐诗的理解能力,本土作曲家自然要比马勒兄有更天然的优势,陈西泠力邀的即是对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是唐代文化和音乐有深刻了解和把握的作曲家崔炳元。

乙未年十月,崔炳元的答卷交了上来——大型咏诵交响套曲《唐诗之路》由浙江交响乐团在北京、西安演出了。

是大提琴独奏带我们驶入唐朝!序曲《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开始是缓慢,悠远的。然后是竖琴、中提琴、小提琴的逐渐加入,使得层次分明,氛围一点一点被抬升,一幅唐朝画卷缓缓展开。而合唱《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大仙的出场,为序曲挥洒了一笔浪漫、飘逸的狂草!

第一乐章《何处青山是越中》,“诗魔"白居易亮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悠扬的笛声出现在BGM里是再合适不过了,密集的小镲和舒缓的弦乐搭在一起竟毫无违和感,似江南女子的温婉碎步,走在如画风景中。而在这交响织就的风景里,诗人们亦各得其所:李白在男高音独唱里“入剡中";张籍在女中音的歌声里来到镜湖西赏残月;孟浩然呢?则在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的独唱、合唱声中,站在钱塘江边观潮听风……

第二乐章《王谢风流满晋书》则由快板进入主题,民乐乐器的声响,竟让人听出些昆曲的细腻和柔情来。羊士谔最会撩拨人味觉,又是桂花又是鲈鱼,不禁想,唐代的会比今天的味道更香吧?连忧国忧民的杜甫到了浙江也对剡溪流连,感叹“欲罢不能忘。"继而乐曲节奏加快,旋律激昂,和杜子美的风格最配不过了!

前面三部分的激越过后,第三乐章《还思越水洗尘机》迎来了安宁,老崔在此释放了自己内心的些许禅意,铜磬、木鱼的轻盈击奏,让人顿时松弛、清静下来,雾气湿了衣裳也无妨,就想关心一下皮日休的菩提珠子盘出包浆了没。而云锣的敲击,清澈、圆润、余音持久,拎着我们的耳朵,奔唐朝的宴乐现场去了。西洋乐器并不输民族乐器,司马承祯《洗心》的朗诵就是在管乐独奏中进行的,声音逍遥缥缈,周遭清静,老庄甚是欣慰!

第四乐章《笑问客从何处来》,依旧延续上一乐章的清新,空山雨后,陆龟蒙一边煮茶一边把他的翠色越窑杯展示给我们看,在婉约、优美的古筝和女高音独唱声中,我们又随着王昌龄,悠悠地采莲去了。而后民乐奏响的欢快旋律,总让人产生是走在盛世长安街巷的错觉。巧的是,“唐音"的不时出现,演奏的声部来自舞台的左上角方向,而从地理位置上看,如果从浙江出发一路向西北,定会走到长安去了。

终曲《天姥连天向天横》,李白端起酒杯同我们豪饮,曲调重回激情昂扬,与序曲主题呼应。在旋律的处理上,大气的老崔李太白附体,激情澎湃的同时,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每个尾音都是干净利落,听不出一丁点儿犹豫不决。反复几次的回旋、咏诵,则用深沉压住了场面,在厚实的低音中,唐朝的历史厚重感得以凸显。随后“剡溪"再次出现——这已经是全曲第四次带我们到那里,会稽、天台、四明三座名山盘结于此,山间溪流潺潺,飞鸟盘旋,乐曲重回大提琴独奏,大自然为我们洗尘解忧。忽而古筝、笛子、琵琶都加入进来,将原本趋于安静的曲调再次激活,在狂放的激昂情绪中,李白桀骜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元气淋漓、充满力量,全曲画上句号。

盛唐诗歌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本就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唐诗之路》正是用交响乐语言为我们实现了“听到美"的可能。乐因诗而丰满,诗因乐而更具妙义,两者有机结合,精彩极了。指挥张艺对诗、对乐的认知和熟稔,他的指挥显得自然、丰富、得当,不夸张,有味道。演出结束,崔炳元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和陈西泠相视而笑。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剡溪与秋霜,镜湖与要章,桂花与织绫,唐诗与交响!(田惠东)

崔炳元 著名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陕西爱乐乐团团长,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交响乐团联盟理事,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交响乐协会会长,第十、十一届陕西省政协委员,第二届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十大杰出成就人物。

作品涉及交响乐、室内乐、戏剧、影视、仪式等多种体裁与题材,在近40年的创作中,共有300多部作品。中国唱片总公司和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先后四次出版崔炳元作品(选集)专辑,获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同行们的赞许。

交响组曲《大唐》,自2005年开始,在大雁塔北广场,随喷泉播放3000余次,成为西安标志性音乐;《丝路长安》、《炎黄颂》、《九曲秧歌黄河阵》等交响乐作品曾由捷克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多个交响乐团在各地上演;为公祭轩辕黄帝所创作的《轩辕黄帝颂》以及为纪念炎帝、舜帝、仓颉等重大活动作曲,均获得好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成为中外钢琴演奏家的保留曲目,并多次录制唱片;他创作的《天地社火》应邀参加了英国爱丁堡军乐节、俄罗斯莫斯科军乐节。

2013年5月,由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长安回响——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全国巡演,在南京、天津、西安、北京等四座城市,由江苏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陕西爱乐乐团分别担任演奏,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陕西文化走出去的一个范例。2014年4月,由崔炳元作曲的歌剧《貂蝉》在甘肃大剧院首轮上演,获得国内同行及观众好评,并于2014年11月分别参加文化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以及上海国际艺术节。2015年11月,大型咏诵交响套曲《唐诗之路》,由浙江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在北京、西安两地隆重上演。在2016陕西新年音乐会上,交响音画《大秦岭》之五台社火、佛道灵光、龙脉秦岭受到广泛好评。

论文《关于三份德格印经院的藏传佛教乐谱》分别发表在《中国音乐》、《西藏艺术》等刊物。《唱给你我他》(15万字),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成为普及音乐常识,增加音乐修养的优秀读物。

新闻推荐

8部门出台意见加强商标国际注册

本报讯(首席记者满淑涵通讯员郑爱民)省工商局日前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知识产权局、省贸促会、西安海关、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关于加强商标国际注...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于交响乐中 听见唐诗之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