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新长安大轴线 撑起大西安发展脊梁

来源:华商报 2016-01-25 16:03   https://www.yybnet.net/

伟大的城市,离不开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线。

不论是傲立东方的唐朝长安,还是现代城市样本巴黎、华盛顿、北京,都有一条贴合城市人文历史的轴线。穿过中轴线,就像走进城市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不但能感受到城市规划的最高水平,也能感受到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准,还能感受到城市与人的和谐共生,一个城市的品位,也因此而变得丰富高雅。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新城市群。经过多年发展,关中城市群作为我国众多城市群中的一支劲旅,渐成规模。作为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包含西安、咸阳两市在内的大西安概念被学界推出。为大西安建设提供最大支撑的,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这条连接亚欧的经济走廊,让起点西安备受瞩目。同时,西咸新区跻身“国家队”更为大西安建设增加动力。

所有利好,让大西安从愿景走近现实——不乏皇城血脉,不乏盛世传奇,不乏文化沉淀,这样的大西安,才是加速复兴的国之重器。

顺理成章,与大西安相匹配的,是充当城市脊梁的中轴线。大城大梦,必出大作——大西安中轴线到底在哪里?近日,由西咸新区主办的“新长安大轴线”研讨会上,专家认为,从秦岭出发,途经丰镐二都遗址、昆明池、丝路能源金融贸易区至终点嵯峨山的轴线,可担当大西安中轴线的重任。

大轴线、大格局、大长安

■王军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中轴线”是中国城市规划的传统手法,体现了中国的礼制秩序和“中庸之道”的哲学内涵。我们在研究落实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规划中,提出了“遵循历史文脉、遵循山水格局、遵循现代规划理念”的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长安大轴线的思路,以期成为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的发展脊梁。

从历史文脉上看,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周秦汉唐均定都于沣渭之滨。西周文王、武王以沣河为轴,在沣河两岸建立丰京、镐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秦在渭河北岸建咸阳宫,南岸建阿房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渭水贯都”的秦咸阳城格局;汉在渭河南岸建长乐宫、未央宫,在渭河北岸建五陵邑,形成汉长安城的格局;唐长安城几度兴衰,逐步形成了今天西安城的现状。研究周秦汉唐都城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长安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总的规律是沿沣河、渭河两岸次第展开。

从山水格局上看,关中地区建都依托特有的地理形势,“因天材,就地利”,“以山为势、以水为脉;依山为障、依水而建”。关中平原“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在我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关中历代都城南依秦岭、北望嵯峨、渭水横贯、八水滋润。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水岭;渭河横贯东西,是关中的母亲河;它们与嵯峨山所在九嵕山脉一起,历史上就是关中的生态屏障和军事屏障。沣河正南正北走向,入渭口正对着九嵕山脉主峰嵯峨山,山水形胜构成了与渭河交叉的南北轴线。

从现代规划理念来看,长安的城市格局一直延续“中轴+方城”的“中”字格局。当今提出西咸一体化,启动西咸新区建设,定位于现代田园城市,强调城市组团格局,建立由特大城市、中等组团城市、镇、村落形成的市镇体系,正好为恢复大长安历史格局提供了重要契机。

历朝历代都城均以渭河或沣河为主轴,在沣渭两河四岸次第展开。这是历史文脉的选择,也是山水格局的选择。未来大长安的轴线应以沣河、渭河交汇处为原点,以秦岭为南缘,以九嵕山为北缘,以渭河为东西轴,以沣河至九嵕山主峰嵯峨山为南北轴。此南北轴向西65公里是咸阳宝鸡市界,向东65公里是西安渭南界,这个范围正好是关中平原最宽的地方,包括西安、咸阳、西咸新区,同时纳入杨凌、富平形成23个城市组团,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与已通车的关中大环线范围基本一致。

2013年夏天,我就沣河、渭河作为新长安大轴线与张锦秋、韩骥先生进行探讨,并手绘草图,得到了高度认同,他们称此轴线为“天星大十字”。据此,我和李肇娥同志对沣河-嵯峨山轴线重要节点实地踏勘。在此基础上,按照省政府要求,李肇娥同志主持制订了《关中城市群核心区规划(西咸新区方案)》。之后,在省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中,整合吸收了此意见,将其纳入规划的双轴线之一。2014年,受西咸新区委托,新加坡规划专家刘太格编制的西咸新区丝路能源金贸区规划,按我们要求对此轴线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纳并命名为“周秦汉唐大轴线”,与巴黎、华盛顿、北京大轴线进行对比,认为其历史意义和城市景观功能更具震撼效果。今年,西咸新区委托规划专家刘克成对该轴线进一步论证和深化,提出了三大片区、九大节点的设计方案。经比较研究,我们将该轴线初步定名为“新长安大轴线”,确定“一轴、三区、五星连珠”的空间格局,作为近期实施的重点。

大西安规划建设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

■张锦秋 著名建筑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长安大轴线”的确立是西咸新区规划建设,也是整个大西安规划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个大轴线关系到今天的建设,也影响到今后城市的发展。

关于这条轴线的由来和意义,我认为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文脉、发扬光大的创新实践。新长安大轴线的前身是周代丰镐子午线,经过2200余年的沉寂,今天被西咸新区的建设者发掘起用。我曾经和韩骥还有王军同志一起出差,王军谈到有一条北起嵯峨山南到秦岭的轴线,可以给西咸新区的山水定位,并且最好在这条轴上找出西咸中心城区,一个新区的建设者在建设之初有这样的空间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重要性,这条“新长安大轴线”在“中规院”编制的关中城市群核心区规划中得到肯定,轴线中部的西咸新区被确定为大西安的双核之一,从这一点来说,“新长安大轴线”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研究发现,北京中轴线是明永乐皇帝建成的;巴黎大轴线从卢浮宫1510年开工直到1960年前后460年;华盛顿大轴线从1791年规划开始直到1945年二战后建成历经155年。不难发现,一个大轴线是城市的第一景观,引领城市风貌。同时,不是三五年十年就能建成,而是一个历史范畴。目前,西安是区域中心城市,西咸新区是西安的新市区,按照城市建设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来确定自己的规划建设方案,上面三个大轴线的形成和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大轴线该怎么建设?应该采取由内而外的建设方式。“新长安大轴线”原点选在渭河南岸,恰好是在轴线的中间,这里也是西咸近期建设的重点,即能源金融贸易区,这个地段是优秀的建设场所,它和东边的未央宫、阿房宫、大明宫三大遗址正是一脉走向。东望华岳、骊山,西看太白山,气势恢弘,我认为把处在这一地段上的能源金融贸易区,建成中心城区比较妥当,可以在这里打造21世纪陕西新形象。我觉得,一定要在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沿线重大项目打造标志性建筑,营造几处真正有特色的典型环境,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14公里轴线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

■刘太格 世界华人创新创意领袖,国际著名城市规划大师

“新长安大轴线”诞生于西咸新区的确立和开发过程中。

两年前,在梳理大西安规划和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的时候,我充分吸收和采纳了西咸新区有关领导关于“天星大十字”和沣河轴线的想法,在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深化轴线概念,最终落实为新长安大轴线的方案。

这条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历史遗址周代镐京、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然后步入到今天的西咸中心,也就是沣渭交汇处的能源金融贸易区,这条14公里的轴线成为中国5000年历史的缩影。我们设想,周到汉的轴线由一条道路连接,从汉到今的轴线由两条道路之间的步行带串联。为了让轴线为人居服务——我们在轴线上引入绿化步行带,并且在步行带当中配备了两个新镇中心、四个小区中心和一个中央商务区和边缘中心,这些商业中心可供附近市民使用。我们希望每一个商业中心,都能有一座代表朝代特色的仿古建筑,例如汉代的石阙、唐代的楼阁、宋代的虹桥、明代的牌楼等。同时,所有新建建筑,都要有中国特色。

除了规划这条轴线,我们还沿着道路规划了城墙的意向,绘出了一个“中”字。这个“城墙”,是由带状公园和沿街的连续建筑构成的,通过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大体形态,在视觉上模拟出中心区的“城墙”。

同时,为了使轴线形成完整的系统,打造出庄重的城市形象,从轴线向东西两侧延伸出若干条林荫绿化道,通往多个历史遗址,包括汉长安、阿房宫等,也通向各级商业中心,把轴线和城市功能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规划大西安新轴线的同时,我们确定了渭河生态历史文化保护带;沿历史遗迹、自然水系形成完整的景观道路系统,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在更大范围规划了多条景观路连接唐十八陵沿线重要历史遗迹,为遗址保护和旅游开发奠定基础。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让西安成为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城市。

将成为大都市标志性风景线

■肖云儒 著名文化学者、中国西部文化研究会会长

在西咸新区的建设发展中,将要打造的“新长安大轴线”,这个创意很出彩,很给力。

保护古都的有效原则中有一条叫“新古分治”,但仅有这四个字并不够。“新长安大轴线”给出的新理念是,即便新古分治了,新城的建设也不能任意而为,还要遵循“新古同构、新古呼应、新古相融”的原则。大轴线就是这种同构和呼应的产物。

“新长安大轴线”,从空间上看,它由地处西安城的中轴线挪到地处西安、咸阳之中的中轴线上,也正好处在关中环线和整个关中地区的中轴线上,离中国大地原点也不远,极大提升了大长安关中地标乃至中国地标的意义,有利于发挥“辐射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作用。从时间上看,它又恰好在周秦与汉唐四个王朝的史脉中轴线上。在秦汉唐三朝遗址己经开始受到重视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周朝遗址,历史文脉更为丰沛。历史资源的投资既增值了现代都市,也使历史在都市有了家园,在都市人心中有了可怀念的真境实景。

轴心景观能够集聚轴心功能。大都市标志性、品牌性的风景线,会吸引、集聚各类业态(如旅游、金融、交通)来这里“贴牌营销,借壳上市”。在城市新中心的缴活下,“鲶鱼效应”会激活周边建设的“一池春水”;“马太效应”又使得多种元素和功能在迭加中实现规模化组合,像等比级数那样发挥功效。现在这个方案,由一个轴心发育而为三大片区、五星连珠、九大节点,就是轴心品牌发酵的结果。因而,这不仅是单纯的“新长安大轴线”建设,也是西咸新区乃至整个西安、咸阳地区发展的一个大契机、大引擎、大动脉。

“新长安大轴线”给未来西安、咸阳的珠联壁合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西安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树起了龙骨。

“新长安大轴线”设想,展现陕西自信

■郭线庐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统筹考虑“新长安大轴线”概念,其中“三大片区、九大节点、五星连珠”的规划概念,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十分难得。

从山水格局上说,我觉得“新长安轴”规划是大西安地区近年来重大的城市建设规划项目,要搞这么大的项目,从时间跨度来说,肯定比发达城市长得多,这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他们都是三年五年建设完,都有周期。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把三个原本比较难统一的组合体或个体,统筹在一个范围里,比如特大城市,中等城市或村镇单位统划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海外的这些,包括北欧城市里面没有我们这么大的特点,“新长安大轴线”的设想,是前沿的城市设计规划理念,这也体现了我们的信心。

因为“新长安大轴线”与其他几条著名轴线相比长度最长,所以核心建筑区域也是最长,这里既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历史遗存,还有信息时代的地标性建筑,还有能源金融贸易等产业布局,这就为我们提出更高要求——城市规划建议尽可能保持原始景观,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丹麦的做法值得借鉴:新建的内容和固有的建设基本上维持原貌,原地貌的东西基本上是不动的,只是在这些上面进行现代理念的体现,不是全部新建。我们未来的新轴线周边的文化遗存,还是要做好保护与研究,没有良好的传承与保护知识创新就会乏力。

城市建设起来一定要有一个环境美学的问题,只考虑对公共环境艺术的点缀还不够全面,要以人为中心,关注广大民众心理、行为上的互动,让我们的民众能够身处在特定环境中与景物环境共同构成特定的情景。

总之,“新长安大轴线”如果能带动未来社会学领域诸多新学科方向集群的建设与发展,我觉得应该是个绿色生态和充满人文情怀的地方。

这条轴线 给了未来发挥空间

■李浩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长安大轴线”建设,有三个方面的文化依据。第一是历史文化的依据,第二条是生态文化的依据,第三条是未来文化的依据。

西咸新区、西安以及整个关中城市群的建设,是在大大小小史前到周秦汉唐诸多的文化遗址上展开的,这中间有周代的丰镐二京,还有秦代阿房宫、未央宫,汉代的长安城,隋的大兴城,唐的长安城等等,这里面的历史遗址是在一个文化层上叠加而成的,现在我们新的建设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新的文化层,过10年、20年、100年以后,又在周秦汉唐上有新的叠加,如何巧妙的利用这些资源为新的文化层的建筑规划生辉增色,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生态文化的依据,从南到北的遗址、水系里,如何保护现有的地貌生态是非常关键的,西咸新区提到的建设三遵循的格局给人吃了定心丸。同时,在建设的时候,把渭河的综合治理要考虑到,建设西咸新区百里渭河生态景观带,把渭河打造成有特点的城中河,使得这里面,保护区、林地都能够包容到一块,这些设想都是非常美好,应该尽量把现有的地貌能够保持住,这将让西咸新区把生态文化丰富性尽量挖掘得充分一些,这是第二条空间的轴线叙述。

第三条是未来文化的依据。城市规划跟作画一样,应该留白,要做减法,尽量少做,可做可不做的就不做。现在的城市规划,千区一面,就是因为做得太多了,从城市设计的本质来说,就是留出想象空间,这与东方文化的智慧密不可分。

近来的热词叫“留住乡愁”,在大西安,留住乡愁应包含留住历史遗址,留住800里秦川的山形水姿、八水绕长安的生态概貌,而不是摒弃这些。顺应这样的设计理念,可做的文章会非常多。

轴线应是丝路沿线国家都关注的事

■刘克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世纪50、60年代是西安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新中国的诞生突然把这么多重要的工业、科教设施放在西安,西安有了一千年以后的第一次重大发展的机会,奠定了西安今天发展工业和现代化的基础,这样的态势一直在持续。

改革开放这30年西安也获得了很多机会,但从城市的版图来看,南边高新区,北边经开区,之后陆续有曲江新区、浐灞新区……能量被释放出来了。到西咸新区的提出,西咸大都市圈实际上使西安的版图达到并超过了汉唐长安城的规模,确确实实西咸新区关中平原这样的区域走到了一个历史拐点,在这样的拐点上西咸新区的提出是恰逢其时——肩负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使命,这样的招牌可以拿出一个在全国平台上跟其他城市媲美了。

“新长安大轴线”的提出,是西咸新区的一个大手笔。如果能从中国的文化建设,从世界的大文化格局确立轴线,这个轴线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西安的地方文化,还应该体现西安的未来文化,中国的未来文化,和世界的未来文化,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

而且在下一个策划节点上也应体现这样的站位和高度。在建设西咸新区的过程中,只有把视野放得更广大,让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都能觉得西安的大轴线建设,将会带来不同寻常的景象,那对他们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因此,大轴线的建设不只是陕西省的事情,是中国的事情,而是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事情,可能这个轴线的未来就会更加辉煌。

令人惊喜的是,西咸新区也正在加快打造丝路经济带新支点,加快建设位于新长安大轴线中心区域的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

轴线将牵引大西安向世界级城市迈进

■叶一剑 方塘智库创始人

有轴线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世界级城市,西咸新区提出的“新长安大轴线”,巨大价值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作为人文轴线,寻找大西安和关中地区时空交错下的秩序感。所以,应该将这一轴线放在宏大的历史时空下来进行审视和文脉发掘,将其放在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下综合考虑,用空间与时间对话;作为视觉轴线,让古典主义的对称美学贯穿于大西安的整个城市空间里。这一轴线的提出,从更大空间内实现了对现有西安、咸阳和西咸新区地区城市视觉秩序的再思考,这条跨时代的直线延伸的城市轴线给这一地区带来清晰、明快的视觉感;作为城市群轴线,用一座新兴的城市来回应全球政经秩序的重构。

考虑到空间的包容性,这一轴线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轴线,其实是关中城市群的轴线;作为产业轴线,这一新长安轴线的提出,更具价值的是背后所代表的对大西安乃至关中地区的发展定位的协同意识,从不同城市功能定位的角度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这样才能从产业上对接这一世界级的城市轴线规划。

同时,也可以作为东方轴线,见证东方文明在全球城市时代的价值回归,在历史上,长安城曾以一个整体的城市形象反复出现并流传于西方文化对东方的表达中。那么,在中国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大西安应该找到其在中国与世界新一轮对话中独特的角色定位,显然,单靠现有西安的城市存量是不够的,必须要统筹考虑增量和存量的融合发展问题,这时候,“新长安大轴线”以超越一城一地的视野,为大西安整体性参与全球发展对话提供了新支撑。再加上轴线空间内对包括“五星连珠”在内的充满东方哲学式思考的规划设计,以及大轴线上能源金融贸易区打造陕西新坐标、大西安新中心的目标定位,接下来就是如何从多元价值角度用好这一轴线。

大轴线抓住了西咸新区最根本的东西

■田旭东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规划抓住了一个遵循历史文脉和山水格局的理念,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看,都抓住了西咸新区地域范围内最根本的东西,体现了对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敬畏。

我感兴趣的就是大轴线上的“五星连珠”,从南到北,这实际上展示出从历史走到今天再走向未来的概念,这是一个大手笔,确实令人激动和振奋。

文明之鼎是规划建设中的一座集科研、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周文化博物馆,这十分有必要。文明之鼎选址正好就处在西周的丰镐二京最早称为“京”的都城,这确实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遗产。从上世纪30年代起丰镐二京的调查,在这里发现了建筑的遗址就有30多处,陶窑就有20多座,遗物像玉器、陶器、青铜器等上万件之多,其中,最重要的青铜器就有200多件,有名的有50多件,件件都是国宝,墓葬也发掘了总数达1000多座,甚至我们苦苦多年寻找的西周王陵都有可能在这里找到,这块地方对做历史文化研究的人来说是风水宝地。这么多的考古发现,重大的文化遗产怎样保护、研究、运用它,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在这里建博物馆,体现了对历史的担当和对后世的交待。

关于建设禹山纪念大禹,大禹持之以恒治水的精神值得铭记。如果说他在九州范围之内治理了多条河流有夸大的成份的话,《诗经》里就有大禹对沣河的治理,则是信史无疑。在沣水之滨建设禹山,弘扬大禹治水的民族精神也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轴线是彰显政经文形象的重要手段

■周萍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西安的城市轴线,历来为城市发展历程的最好展示区。早在周代的丰镐两京就以沣河为轴对称而建,或为最早的双子城。秦代时依渭河而建咸阳宫及六国主殿,南岸拟建阿房宫为政治主殿,南北轴线已初现。直至今日,轴线亦是城市彰显文化、政治、经济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翻开西安历史,不难发现,城市轴线分为实轴和虚轴两种格局。

周、秦、汉时的城市轴线,以“虚轴”为主,多强调是区域、意象。从唐开始,天街、横街把轴线具象化的设计,将城市轴线“固化”。时至今日,形成了西安城“汉代轴”、“隋唐轴”、“盛唐轴”、“明清轴”等诸多重要的城市发展轴线。

目前规划的这条新轴线,通过都城区(咸阳城、周丰镐)、昆明池与水系、天空之城(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的能源金融贸易区内,未来城市的新形象)的建设,打造一条新的轴线。

这条轴线不是以往普遍意义上的轴线,也不是靠标志性建筑打造成的一条有高有低的天际线,而是突出“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一个实体再现。轴线创新地提出了一个以文化为主线,以生态(水系)为骨架,以新兴城市中心为发端的一个城市新的片区内“虚”轴景观控制。

建议能否将信息时代塔与“天空之城”合并建设,形成现代城市中心区。信息塔可以占据南北新轴线的主要位置,又可以控制东西和老城之间的轴线。这是一种新形式——以大遗址保护开头、以文物古迹展示收尾,通过建设,让比较重要的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秦咸阳宫等文化片区、天空之城片区和昆明池古水系展示片区,相得益彰的展现新城市以线带片的主轴线。

新长安大轴线——历史回归、三心合一

■李肇娥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总规划师

西安和咸阳历史上就是一个城市,历经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建城3000年,定都1000载,城址在“八水之中”次第展开,轴线从西向东几经变迁,记载了历朝的兴衰更迭。如今,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西咸新区,建设新长安,是重构大长安历史格局的重要契机。构建新长安大轴线是确立新长安空间秩序,引领其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新长安大轴线是历史回归之轴,也是地理中心、文化中心、城市中心“三心合一”之轴。

新长安大轴线是历史回归之轴。周朝以沣河为轴建丰京、镐京双子城;汉长安城以横门至西安门的南北大道为轴,并向北延伸至三原县北塬阶上的西汉大型礼制建筑遗址天齐祠,向南延伸至秦岭山麓的子午谷口,形成全长74公里、与真子午线夹角仅0.33°的轴线;隋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轴,纵贯三原龙池—崇文塔—汉阳陵—龙首塬—皇城(中央官署)—朱雀门—小雁塔—明德门—子午岭;明清西安府城以南北大街为轴,第一次从物质空间上明确了轴线的实体存在。新长安大轴线回归了西安首次建都的沣河轴,是历史的轮回,也是历史的新起点。

新长安大轴线是地理中心、文化中心、城市中心“三心合一”之轴。它是地理中心轴,对应山水,负阴抱阳,东距西安渭南界65公里,西距咸阳宝鸡界65公里,处于关中城市群的几何中心。它是文化中心轴,串接了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地标:五陵塬地区的西汉帝陵带和五陵邑、中国礼制的发源地——丰镐京遗址,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和集景观生态文化为一体的皇家苑囿——昆明池遗址,且《诗经》中《关雎》、《蒹葭》、《文王有声》、《灵台》等篇孕育于此,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停留的归元寺坐落于此。它是城市中心轴,串接了城市功能中心: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空港门户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集能源交易、金融贸易、商务办公为一体的能源金贸中心,促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沣西新城信息产业园区、三星电子闪存芯片项目等。

新长安大轴线延续历史沿革、符合山水格局、汇聚现代功能,融合历史、文化、景观、生态、经济等多种因素,有助于继承发扬历史长安的城市空间肌理,再现长安辉煌。

在新长安大轴线建设大西安CBD

■徐军前 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历史上,长安城几度兴衰。这座城市每一次荣耀历史背后,都曾有一群满怀理想与责任感的人们,把握时势而起,建设他们心目中的“新长安”。这个时代也不例外,在长安走向复兴的进程上,西咸一体化是一个必然选择。而西咸新区作为实现西咸一体化的重要承载,不仅寄托着陕西人的长安梦,更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作为我国唯一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被赋予建设丝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重任。在这个支点上,我们站在陕西能源资源富集的优势上,面向丝路经济带,规划了占地27平方公里的能源金融贸易区,正是对这一重任的积极响应。而能源金融贸易区就位于“新长安大轴线”的中心位置——沣河渭河交汇处。

在过去,陕西虽然掌握着一定的能源生产主导权,却远离能源定价的主导权,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陕西没有能源金融平台。现在我们把能源市场整合起来,把能源金融贸易中心建立起来,是陕西外向型经济的诉求,也契合中国向西开放的战略。

在这个园区,能源金融业、创意产业、现代商贸服务业将是我们的主打产业。为此,我们规划建设能源投融资中心、能源定价中心、能源金融产品中心、能源风险管理中心和能源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心,涉及能源金融贸易的各个关键环节,打造成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枢纽,再现千年丝路贸易之盛景,藉此成为大西安的CBD。

同时,这也是一个更加人文、生态的现代城市新核心。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和高标准建设理念,以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结合历史文脉和山水格局,打造城田相依的新城市风貌,打造一个不同于以往钢筋水泥森林般的中央商务区。

在城市建设中,能源金融贸易区突显“新”、“水”、“文”三大核心要素,充分体现海绵城市、田园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和智慧城市等绿色、共享等发展理念,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和互联互通的交通环廊,体现地域特色周文化和水特色,建设好水系、水网、水域,打造西部水城。使能源金融贸易区成为陕西的新坐标,新形象。

从2016年开始,我们将用三年时间,投资220亿元,集中建成2.5平方公里城市新区,建成200万平米建筑群,完成全长15公里沣河、渭河综合治理,形成4000亩水面和6500亩生态湿地,使这里成为富有现代化都市气息的城市新区。付军峰/文 

新闻推荐

钩活术让颈肩腰腿疼患者告别痛苦西安市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长安大轴线 撑起大西安发展脊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