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摩的”之惑

来源:华商报 2015-12-22 16:20   https://www.yybnet.net/

11日下午3时许,在地铁后卫寨D入口外,几辆电动三轮车等待拉座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11日下午4时许,在南大街上,一辆电动三轮车停在公交站旁等待拉座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不管是摩托车还是电动车,也不管是两轮还是三轮,只要载客,都被称为“摩的”。多年来,西安多部门不断开展遏制摩的非法营运的整治行动,但一直禁而未止。摩的背后,是怎样的江湖?存在多年的摩的该何去何从?

华商报记者从2014年开始深入接触摩的司机这个群体,曾经有过深入交谈的摩的司机不下30人。据华商报记者了解及“业内人士”介绍,西安市共有摩的接近15万辆,涉及到十几万人的生计。

谁坐摩的?

上班族早高峰时段靠它赶时间

坐摩的的人,多半都是坐车难又赶时间的人。

在地铁2号线会展中心站雁展路出口,几乎每天早高峰都有二三十辆摩的等座,类似“文化大厦,还差一位”的喊声不时响起,道沿下是两轮电动车,道沿儿上是三轮电动车。

所谓“文化大厦”,包括了曲江文化大厦、陕西文化大厦、西安建设大厦。这一带写字楼非常集中,尽管着急上班的白领不停催促,三轮摩的一般也要拉满4人才肯走,拉满一趟20元到手。地铁站每隔几分钟就要出来一拨人,从上午8点到9点,生意火爆。

在西安建设大厦上班的陈晨(化名)是乘坐者之一。为啥不坐公交车?她说,是有一辆161路公交能直达,但她从来没有挤上去过。早高峰时期,沿线三四座写字楼里的人都靠这辆中巴车运过去,运力和人数相比实在太悬殊。不到三公里的路程,天天打车太贵,走路过去太远,公交挤不上去,公共自行车基本抢不到,只有摩的能解决问题。

这些上班族,不怕下雨下雪,最怕的就是出了地铁站,摩的没有了,那意味两个字:迟到!

谁开摩的?

有人全家跑摩的 有人在西安买了两套房

43岁的“大个子”是咸阳农村人,上世纪90年代初来西安打工。这么多年,他和媳妇带着两个孩子在西安生活,跑摩的是他在城市立足的方式。2004年,始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媳妇也开始跑摩的,“这一行几乎没有成本、没有门槛,花三四千块钱买一辆车,跑一个月就回本了。”

来自商洛的老吴经常在柏树林附近等座,他是听老乡介绍和媳妇一起进城跑摩的。“摩的就是我们这些没文化的人干的,现在看着能挣点轻松钱,但将来没有手艺肯定要被社会淘汰。”老吴说。

老赵是河南人,他举了一个老乡的例子:老头50多岁,起初一个人跑,后来夫妻一起跑,再后来家里3个儿子2个儿媳也开始跑。跑摩的真的只是为养家糊口吗?老赵说,遇到过一对50多岁的夫妇,以前是开杂货店的,攒了点钱,后来就跑摩的,跑了快20年了,不管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10点以后收车。“在西安买了两套房。”老赵的语气里不乏羡慕,但随后语气一转:“干这一行其实也有职业病,高度紧张,要眼看、耳听、手动、脚动,不敢有半点马虎,年纪大了容易得风湿病。”

据这些业内人士介绍,干摩的司机的大概有以下几类人:本地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吸毒或刑满释放人员、业余兼职。而在一些大医院附近,一些长期陪同亲人住院的外地人也会干上这个行当。

西安有多少摩的?

交警:近15万辆 业内人士:不止

“大个子”在西安跑摩的多年,对这一行的“发展”很清楚,“2000年时西安禁摩,就开始流行在三轮车上加装油箱改成机动的,一夜之间到处都是。我记得特别清楚,500块钱加装一个,交了订金排队就得三四天。”2005年前后,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几乎迅速将西安的摩托车全部淘汰,“电动车方便,充完电就能跑。”

在火车站附近拉活的老王是河南漯河人,他说自己至少已经换了30辆车。“跑一阵儿就得换新的,否则跑不动。”

老王说,摩的价格从三四千块钱起步,最贵的近2万元。随着摩的越来越多,加装车篷、加装遮风的挡板,甚至是冬天加装蜂窝煤炉子都很常见,“因为摩的,也养活了一大堆其他行业,都是配套进行的。”

老王说,前几年有好多摩的司机都会备用几块电瓶,“我见过最多的是6块,当然有的人也会备用一辆车,但是最近两年好像没那么疯狂了,毕竟查得严了,而且公共自行车、地铁的冲击也不小。”

有媒体从西安交警部门获取的数据显示,西安市的电动自行车接近100万辆,其中摩的接近15万辆。对此数据,老王觉得比实际数字要低。“我估计摩的在30万辆左右,因为好多摩的是大功率的,无法上牌,没有纳入统计。”老王说,“其中有约10万属于兼职,下班后拉座再挣点钱。”

为何屡禁不止?

摩的司机以各种方式对抗交警

管理部门不断地打击整治,摩的为何屡禁不止?对此,摩的司机有自己的看法。“从2000年到现在,我印象里西安经历过两次非常严厉的整治行动,但最终都没有结果。”“大个子”说,包括当年曾出台过政府出资回购残疾人代步车的政策,“但其实不少人把这个政策当成发财门路,回收之后会再买一辆二手的过来,再次让政府回购回去,恶性循环下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查处摩的的只有交警,整治摩的演变成了交警和摩的司机之间的对立。”“大个子”说,“交警代表政府执法,摩的司机说要生活,发生摩擦是正常的,但如果一辆摩的连续多次被查扣,或许就会激化矛盾,个人上访、集体上访、全家人围堵交警单位、个人自残、撒泼、个人报复交警等等,都是摩的司机的对抗方式。”

一位交警告诉华商报记者:“我从警第一天,西安东郊一十字路口,同事拦停一辆非法营运的三轮摩的,车主拼命拉住车子并打电话,他的妻子很快赶过来,车主一个眼色,女子迅速脱得一丝不挂躺在马路中间,在场的交警赶紧背过身去……我的第一次执法就这样结束了。”

学者建议

可试点“交通微循环”限制三轮电动车活动区域

两年前,西安某科研机构一位女副教授因为坐车难,经常坐摩的出行,在对这个群体有一定了解后,她经过调研,完成了一份4000余字的调研报告——《在治理电动车载客工作中 推进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报告认为,摩的客观上给出行者提供了便利,缓解了公共交通的压力,但给城市形象、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都带来了隐患,政府的“禁摩”和“屡禁不止”长期共同存在,成为西安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位副教授认为,摩的的存在就说明有市场。“其背后主要还是这一群体就业的问题。”她认为,从长期来看,电动两轮、三轮车作为交通工具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公交车、地铁、轻轨等仍是西安公共交通的主流和主力。

至于现存问题,这位副教授建议:“对于两轮电动车,因其安全性最低,必须严厉制止拉客行为。对于三轮电动车,建议由各个社区进行摸排,掌握需求集中的地段和区域,按照就近原则,由行业协会统一划定‘交通微循环区域\’,规定某个区域的电动车只能在该区域内活动。这些区域的划定,原则上应该以对接地铁、公交站点为主。让区域内微循环和城市大交通能够有效对接,形成环环相扣的公共交通模式。”

官方声音

应完善公共交通转换过程 挤压非法营运空间

西安市在2000年出台“禁摩令”,2006年出台政策禁止无牌电动自行车上路,并不定期整治电动自行车非法营运。2014年9月起《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实施,通过地方法规对摩的治理提供了依据,但收效并不明显。

对此,西安交警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治电动车非法营运,是一项牵涉较广的社会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解决群众出行难、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同时,还要完善公共交通转换过程中的无障碍困难,将非法营运的空间挤压掉。”该负责人说,在整治电动自行车非法营运的过程中,光靠交警一个部门很难奏效,需要多个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发力,这样才能形成对非法营运的全方位限制。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在西安各区执法部门查扣电动车载客时,曾有城管部门一起参与联合执法,但城管部门表示,只是补充人力,政策上对电动车载客并没有管理权限。

主管部门对这一行业管理是否有新的尝试或者方向,记者曾多次试图联系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处室,但没有结果。

行业新变化

快递、外卖OTO让摩的司机加入电商大军

摩的的存在,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数十万人的就业问题。现在,解决摩的司机就业出现了新的契机。

华商报记者从一家配送公司了解到,因为要解决外卖配送问题,该公司曾招募过数百名摩的司机,经专业培训后,从事外卖专业配送业务。该公司市场经理曹先生表示:“摩的司机主要是要多拉快跑,跑一趟近途也就5元钱,但是送一份外卖就能挣八九块钱,沿途送三五份外卖能挣几十块钱,外卖OTO在西安市场竞争也是相当激烈,哪家配送快,用户就会用哪家的外卖软件。”据了解,还有部分年轻摩的司机转投快递行业,加入电商大军。华商报记者 李小博 雷婧 

新闻推荐

热点追踪 西安部分政务网站“拖延症”如何根治?陕西省政府网站评估结果 预计明年1月出炉

“政府网站本来就是服务公众的,信息要是更新慢,或者投诉咨询老不回复,那还有啥意义?”昨日,华商报A07版《每周巷议报告》栏目关注了西安部分政务网站存在“拖延症”、“僵尸病”等问题,引发社...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摩的”之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