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但中华文字仍保持着它那巧夺天工的魅力,它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是汉字铸就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魂。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文字沿用至今。方块字中的横竖撇捺,是我们心中的一轮明月,唐诗中的风月,宋词里的洞天,明清小说里的荡气回肠……上下五千年的文字有着太多的历史,有着太多的积淀,汉字体现出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汉字像磁石般吸引我的眼球,像音乐符号般在跳动。我沉迷在这些字体中,品味中华汉字的独特。瞧,“人”字多么震撼人心,它的特点是方严正大,朴拙雄浑,这不仅反映“人”朝气蓬勃,昂扬奋发的精神体现,也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它们用自己不同的风韵为世人奉献上丰富的文字盛宴。它们由横、竖、撇、捺组成美妙多姿的字体,是多么轻灵,若行若飞,如龙蛇盘绕,远看有此起彼伏的感觉,近看又似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几千年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家,他们能把这一个个汉字变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飞动飘逸,酣畅淋漓,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法度严整,欧阳询的《皇埔诞碑》韵格清拔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哪种文体,都能将汉字展现出无尽的变化,或晶莹剔透,或高大挺拔,或细水长流,或浩瀚奔腾。
汉字分为七大类。甲骨文是殷商时的文字,它主要以画图为先。金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小篆与隶书看起来古色古香,从眉宇中流露出一种气概。行书如水一般流淌;楷书端端正正;草书如群马奔驰。
汉字们不会扭扭歪歪,它们流畅,它们奔放,它们端正又工整。一首名叫《笔墨伺候》的歌里,记得很清楚:“握、运、顿、抖、提、悬,龙飞凤舞;顺、转起回,落、逆,挥笔任意;去、密、行、收、断、钩,一个侧身;重、蓄、露,藏,chinesehandwriting(中国书法)”
流淌在五千年中华血脉里的汉字,向我们诉说着它们的传奇,让我们去慢慢品味它们的精华所在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邵林喜李金蔚李丰刘俊)“阿姨,求您救救我弟弟!”年仅9岁的格子(化名)面对记者发出这样的呼声时,父亲曹天臻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蹲在一旁抹着眼泪。一年前,儿女双全的曹天臻和妻子在子洲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